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豆状核变性
26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0-08-30      来源:网络

【摘要】 目的 分析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2008年本院收治的26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97天(7d~8.2年)。活动性肝炎型8例(30.7%),肝硬化型9例(34.6%),爆发型9例(34.6%),合并急性血管内溶血9例(34.6%)。铜蓝蛋白下降25例 (96.1%)、尿铜升高26例 (100%)、血铜下降16例(61.5%)、 K-F环阳性22例(84.6%)。结论 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对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同时伴有尿蛋白增加者,特别是有肝脾肿大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除了血铜、尿铜、铜蓝蛋白测定、K-F环检查外,驱铜试验和肝铜测定对诊断具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类型  K-F环  铜蓝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人体ATP7B基因变异,使P型ATP酶缺乏或功能下降导致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和铜离子的转运减弱所致。现就本院1999年~2008年共收治的26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自1999~2008年收治的住院病人,均为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16.8岁(1~73岁)。全部病例均无家族史,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97天(7d~8.2年),入院时仅一例诊断明确,多数是外院以“肝功异常或重症肝炎”转入。我院近年收治的确诊例数分布情况见图表1。

1.2 诊断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临床类型,目前国内外均无明确的标准,本组资料根据国内杨旭主编的《肝豆状核变性》[1]为依据,诊断标准包括:(1)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锥体外系症状和(或)肝功能异常。(2)铜蓝蛋白<210mg/L。(3)K-F环阳性。(4)尿铜>100ug/24h。(5)驱铜试验>1500ug/24h。(6)头部影象检查阳性。确诊条件: (1)上述6项指标中4项或4项以上指标阳性可确诊。(2)行肝铜测定,如无黄疸,肝铜>250ug/g干重可确诊。疑似病例:上述情况但不符合确诊条件者。临床类型分为无症状者、肝型、神经型、肝型+神经型、其它型。肝型包括活动性肝炎型,肝硬化型,爆发型。

1.3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疲乏、纳差。其症状、体征如下:疲乏23例(88.4%),纳差19例(73.0%),恶心、呕吐 6例(23.0%),腹胀11例(42.3%),眼黄面黄10例(38.4%),腹水10例(38.4%),下肢水肿10例(38.4%),神志改变3例(11.5%),肝脾肿大12例(46.1%)。本组均为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其中,活动性肝炎型8例(30.7%),肝硬化型9例(34.6%),爆发型9例(34.6%),均无明显的锥体外系表现。9例(34.6%)合并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中,重度溶血2例,中—重度溶血5例,轻度溶血2例。

1.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为入院第一次检查结果)
 
1.4.1   主要检查  铜蓝蛋白下降25例 (96.1%),正常1例(3.83%),尿铜升高26例 (100%), 血铜下降16例(61.5%),正常8例(30.7%),升高2例(7.6%)、K-F环阳性22例(84.6%)。

1.4.2   肝功能 PTA在40%以下12例(46.1%)即PT为 18秒以上者,最长199秒(PTA2.5%)。TB在22.2 mmol/ L者10例(38.4%),其中170mmol/ L以上者6例(23.1%),最高为1035mmol/ L 。ALB在35g/L以下15例(57.6%),其中10例(38.4%)在28g/L以下,最低为20g/L。ALT、AST在40 L/L以上者25例(96.1%),其中ALT在80 L/L以上者7例(26.9%),最高为472mmol/ L,AST在80 L/L以上者14例(53.8%), 最高为724mmol/ L。LDH在230L/L以上者8例(30.7%), 最高为1050mmol/ L。CK在174 L/L以上者3例(11.5%),最高为1334mmol/ L,其余在正常范围。

1.4.3  肾功能 血清尿素氮7. 1 mmol/ L以上者4例(15.3%),最高为24.5 mmol/ L 。血清肌酐在133mol/ L以上者2例(7.6% )。尿酸低于120mmol/ L 7例(26.9%),正常范围19例(73.0%)。

分享到: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无症状肝豆状核变性一例分析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