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豆状核变性
无症状肝豆状核变性一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0-08-30      来源:网络

    张玉荣 王娟(南京扬子医院 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48)

    患儿,男,3岁5月,因“发热三天伴咳嗽半天”拟“支气管炎”住院治疗。住院日期2005-09-26至2005-11-03,住院号29293。患儿无腹痛,腹胀,纳差,黄染等。平素体质可,有“儿童哮喘”史,智力发育正常。未提供遗传病家族史。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呼吸音粗,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0.5cm,肝区无叩击痛,脾未及,掌跖角化症。神经系统无异常。患儿住院期间查GPT433U/L,查乙肝二对半,丙肝,甲肝均阴性,EB-DNA(-),TORCH(-),ANA(-),RF(-),甲状腺功能正常,冷凝集1:4,腹部B超未见异常。血尿便常规正常。追问病史,家长提供患儿一年前入托体检时发现肝功能GPT100U/L以上,未予重视。请眼科会诊,提示“角膜外缘半个K__F环”。疑肝豆状核变性,查血铜蓝蛋白0.07g/L(正常值0.2---0.6g/L,南京市脑科医院),一周后,再次查血铜蓝蛋白2umol/L(正常值21.8---48.2umol/L,南京市鼓楼医院),尿铜61ug/24h尿(正常值〈60ug/24h尿〉,临床确诊“肝豆状核变性”。给予治疗:青霉胺0.125 Bid,二周后增为0.125 Tid,青霉胺开始应用后三天出现皮疹,加用开瑞坦,次日皮疹即消退;甘草锌2# Tid(每片含锌元素25mg),VitB6 10mg Tid 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血铜蓝蛋白,尿铜,四个月后,肝功能正常,尿铜波动于131ug/24h~450ug/24h,K__F环色素减淡,血铜蓝蛋白0.07g/L,血尿常规,血沉均正常,目前继续随访中。

    讨论: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缺陷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3,基因产物为P型铜转运ATP酶,其基本生化病变是铜排泄障碍,引起铜在体内各组织中沉积。本病可以治疗,越早,预后越好,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该患儿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过程中,家长提供患儿一年前入托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GPT100U/L以上,未予重视,此后一直未复查,至本次住院GPT433U/L,而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体征,考虑患儿为一缓慢肝损害过程,而非急性发病过程,结合患儿年龄小,仅3岁5月,应向遗传代谢疾病方面考虑。患儿住院期间,头颅核磁未提示异常,神经系统尚未受损,肾功能正常,机体状态尚好。目前国内对于该病报道尚少,且临床发现该病时,绝大部分年龄大于5岁,已出现轻重不等症状体征,影响治疗,预后。该病例提醒我们,对于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患儿,应监测跟踪肝功能,同时应想到该病可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并长期跟踪随访,避免严重并发症出现。

分享到:

26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体内铜过多小心“肝豆”病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