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豆状核变性
典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介绍
发布时间:2009-08-25      来源:杨旭教授专著《肝病健康全书》(独家授权君健网 请勿转载)

揭开肝病神秘的面纱 登上医学神圣的殿堂 拥抱健康快乐的天使

杨旭教授

《肝病健康全书》44  典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介绍

    关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的描写,不论写得怎么通俗,对于一般人来说,总是空洞的、乏味的。而看一些典型病例资料则可以留下更深的印象。

    一、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

    例1.吐词不清,流口水半年

    匡某,女,20岁,农民,株洲人,2006年9月6日就诊。半年前开始讲话吐词不清,逐渐加重,就医时说话已不能听懂,伴有流口水,饮水呛咳,月经不规则,无头痛、呕吐。既往体健,发育、营养正常。病后饮食、睡眠、大小便正,能从事正常劳动。体检脾大2指,血常规、肝功能正常,铜蓝蛋白25.1mg/L,K—F环阳性,头部CT示双侧豆状核有异常改变。确诊肝豆状核变性。给予青霉胺治疗,1月后症状改善。

    例2.手抖,口齿不清7

    任某,女、13岁,汉族,湖南安乡人,因手抖、吐词不清7个月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4月出现不自主的手抖,写字时明显,右手甚于左手,休息后缓解,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约20分钟至1小时不等,不能控制。同时出现吐词不清,流口水,四肢无力,头昏,头痛,四肢活动不灵活。至5、6月时病情加重,性格变得内向,不愿与人多交流,烦躁易怒,目光呆滞,学习成绩下降。当地诊断为“甲亢”,治疗二个月无好转而转我院。

    既往体健,学习成绩优良。检查见患者发育营养正常,吐词不清,四肢肌张力稍增高,双手未见明显震颤。铜蓝蛋白33.1mg/L,双眼可见K-F环。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  给予葡萄糖酸锌及二硫丙磺钠治疗,住院11天好转出院。

    二、精神型肝豆状核变性

    例3.精神异常1

    李某,男,18岁,湖南人,因学习成绩下降、发呆、淡漠、行为紊乱1年余,1989年11月29第1次入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肝豆是如何遗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肝豆状核变性是怎样引起的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