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病例
发布时间:2011-01-06      来源:君健网整理
    肝豆状核变性俗称肝豆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体内铜代谢异常,引起大量铜在肝、脑等组织中沉积,造成沉积部位产生严重的功能与结构损害,临床出现黄疸、腹水肝硬变、震颤、扭转痉挛、智力受损等症状,早年患者多为发病1~6内死亡。   

    病例患者姓邓,41岁,湖南祁阳县农民,身体一向还算健康,很少打针吃药。但是去年8月开始,不知何故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乏力,看了消化科,病情无明显好转。今年5月初开始说话声音嘶哑,发音含糊不清,到长沙某大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断为声门闭合不全,吃了一些药,病情反而越来越重,到最近几乎发不声音来了。   

    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教授   

    查看患者1年来的病史,发现患者多次肝功能检查均异常,把患者的严重肝功能损害和说不出话联系到一起,我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经常被误诊的疾病--肝豆状核变性。   

    其实这个患者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的。今年以来,我诊治肝豆状核变性21例,患者主要来自湖南,也有江西和湖北的,几乎每一个患者都被误诊。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因为误诊,2个患者不幸死亡,1个患者病入膏盲,恢复无望。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误诊,我的心实在难以平静,就写了这一篇短文,呼吁广大医生和患者高度重视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问题。   

    虽然肝豆状核变性属于少见病,但是绝对病人数决不少;肝豆状核变性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如不早期诊断和治疗,必然发病、残废或死亡,无一例外;肝豆状核变性是少数几种可用药物治愈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早期治疗的效果非常好,患者可完全象正常一样健康、长寿、结婚、生育;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治疗的成本非常低,每个月不足100元,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诊断要点:   

    一、多于青少年期起病。 

    二、有神经、精神、肝脏、K-F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疑病人,应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色素环,可为阳性,常可籍以诊断。对早期及症状不典型的病人,易于误诊,如手颤、无力、情绪易波动者可误认为神经症,应予警惕。对儿童期的肝病和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溶血,也应想到本病而进行深入的检查。 

    三、常有家族遗传史。在同胞中可发现类似病人或杂合子基因携带者,按常染色全隐性遗传方式,父母亲也是杂合子。对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均应进行相应检查(血清铜、铜苎蛋白、尿铜等),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症状前期病人和进行遗传咨询。   

    四、化验检查 1.血铜检查。血清铜总量降低(正常值14.13~17.27μmol/L),血清铜苎蛋白降低(正常值200~400mg/L),血清铜氧化酶降低(正常值0.2~0.532光密度)。   

    2.尿液检查。尿铜排出量增高(正常值0.24~0.48mmol/24h)。青霉胺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尤适于症状前期及早期病人的检出,其做法是口服 1g青霉胺(儿童量20mg/kg),观察当天24小时尿铜排泄量>16μmol(正常<12.8μmol)为阳性。尿氨基酸排出量高于正常。 

    3.肝功能异常,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    

    五、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  

    六、电生理检查。脑电图可有节律不规则、低幅或高幅度慢波、痫性放电等。脑诱发电位,尤其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有异常,反映脑干部位组织和功能的受损。  

    七、组织微量铜测定。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肝、肾活检组织中含铜量增高。  

    本病须与震颤麻痹、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及肝性脑病等相鉴别。后者临床表现可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但发病年龄较晚,伴原发肝病,无家族史铜代谢障碍的相应表现。
分享到:

怪病,第三次盯上这家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26例临床分析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