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事的是IT业,每天上班,鲁安全部时间几乎都是对着电脑。如果说这是工作需要,出于无奈,下班后,他依然心甘情愿地被电子产品控制自己的生活。回到家,除了吃饭、睡觉,他手里几乎离不开一部带有PDA功能的手机。要么继续收发邮件,移动办公;要么研究PDA的各种功能;要么将PDA和手提电脑连接,下载最新的工具;要么利用家里的无线网络手机上网看新闻;要么就是娱乐,打手机下载的网络游戏……他总是坐在沙发上对着手机按来按去,有时家人对他说话也听不到,家人非常生气,他嘴上说着,“好,好”,手里还是按个不停。电脑、手机、PDA以及一些数码产品成了鲁安生活的全部,他的工作、娱乐、和朋友的交流都依赖于此,他真正留给人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参加朋友聚会,只要聊天的间隙,他也会把PDA拿出来,随时办公和娱乐,显得很不礼貌,搞得大家非常扫兴。平时,和同事一起出差,在机场候机,他们也是各自拿出PDA,各自对着屏幕做着自己的事,没有太多的交流。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怎样聊家长里短,说些或许有益的废话。
看着鲁安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对现实生活的忽视,妻子常常埋怨他不应该这样,说他这是一种强迫症,是一种瘾,鲁安却很不解地看着妻子说,“不会啊,我的同事都这样啊。”妻子哭笑不得,恨不得把他手里的PDA扔出去。
生活在继续,鲁安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只要有空他的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将PDA打开,主页上显示着那永不消失的会议日程安排和通知。最先进的移动办公设备彻底侵占了他的生活。但机器真正的用途是什么呢?就是用来侵占人的生活的吗?对于我的问题,鲁安无解。
心理专家诊断:隐性的逃避
无论是无限制的买,还是无穷尽的资讯,抑或最新最炫的电子技术,能带给现代上瘾症的“患者”们更多的幸福感吗?答案显而易见。也许有一时的满足,但绝不是长久的幸福感。相反,焦虑和问题正在慢慢地增加。在很多人看来,以上的几种现代人常见的上瘾症是现代社会忙碌的生活带来的压力所致,是现代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据本报心理版的专家型编辑武志红分析,原因却并非如此简单。除了压力之外,还有上瘾背后的心理机制。
武志红认为,无论是购物狂、咨询焦虑还是电子依赖,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人们对物的一种执著,是内心空虚、孤独、无所依恃的表现。“为了逃避孤独和内心的空虚、不安,他们会执著于某种东西,这种被执著的对象可以是烟、酒,也可以是老婆、孩子,当然也可以是衣服、资讯或电子产品。”武志红分析说。他们内心期望和物之间建立一种关系,通过牢牢抓住物实现内心深处能够掌控的感觉。所以,上文谈到的上瘾症状看似是压力所致,实则是现代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的缘故,是他们选择逃避的一种方式。
具体到案例,购物狂常常是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往往不开心就会买东西,欲望不能控制,他们希望以此来缓解压力感,避免自己受伤害,结果常常是买的东西根本是不需要的。在武志红分析看来,患有资讯焦虑症的人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他们一旦不了解新的资讯就会非常恐慌,他们对资讯的依赖其实是想控制、预言事情的走向,逃避不安全的感觉。而电子依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且这种逃避也许根本是自己所意识不到的。电子世界是依赖者们获得心理满足和安全感的暂时避难所,但终归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关于白领心理:直面你的内心
在日趋忙碌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富足的生活没有带给人们更多的安逸,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焦虑。举目四望,为物所役的人越来越多。就白领而言,很多人有着不同程度的上瘾症。如何在浮躁而喧嚣的生活中拥有平和健康的心态呢?首先请面对自己的内心。
既然上瘾背后的心理动因是对某些东西的逃避,那么首先要认识到你究竟在逃避什么,为什么选择逃避?逃避能带给你什么?比如电子依赖者的案例中,鲁安似乎永远离不开电子产品,整天对着PDA按来按去。武志红分析说,其实他是在逃避,逃避的原因也许是夫妻关系糟糕,也许是不为人知的孤独……内心需要牵引他表现出对物的迷恋。购物狂通过购物也许逃避的是没人爱她的事实,买衣服可能会暂时缓解她的压力,看似是解决办法,但很快,受伤感又会袭来。“选择逃避永远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武志红说。
面对上瘾,面对似乎无法掌控的依赖,我们要明了的事实是:不要逃避,逃避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是首先直面自己的内心,直面内心的空虚,了解自己真正逃避的其实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使内心真正的充实起来,注入安全感。
我们时刻沉浸在信息的海洋里,却又时刻面临信息过剩的苦恼。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一方面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一方面又由于同时能够接触的资讯过多,产生了新的问题:资讯焦虑――一种对于过多资讯的无法消化与因为恐慌无法由众多资讯中取得自己所需的而产生的新问题。由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过快,人们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知识。有些人会因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会产生厌学厌世情绪。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5%的人会得焦虑症。从职业来讲,记者、编辑、广告从业者、网络从业人员等长时间从事心理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是“信息焦虑症”的高发人群。一些被人们称为“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