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家庭医生 > 家庭护理
盲目保胆 后患无穷
发布时间:2011-02-18 03:32     来源:君健网

  “保胆”手术不是国际医学界主流,盲目保胆留下病变胆囊日后易复发

  胆囊出现结石、息肉等病变,国际医学界通行的做法是对症状严重者进行胆囊切除。然而,国内有少数医生和小医院祭出“保胆取石”的旗号,认为胆囊具有重要功能,切除以后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结肠癌等严重问题,最后引导患者到某些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的“微创保胆技术”上去。

  切胆,还是保胆?这是个问题,引起了丁香园、新语丝等国内学术网站的热烈讨论。对此,广州有肝胆外科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国内不少医院的确存在滥切胆囊的问题,但对于胆囊病变严重的患者,该切除胆囊时还是要勇敢下手,盲目保胆只会留下复发和癌变的后患。

  仅有少数病人适合保胆手术

  “这些年发展的保胆手术是一种谬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主任刘建伟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强调。

  全国各地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不了解医学,简单地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到保胆宣传的忽悠之后就盲目去做保胆取石手术。

  刘建伟认为,如果胆囊可以保留,就根本不需要开刀;如果胆囊功能已经不行,胆囊壁变厚,不能收缩,只是打开取出结石而留下胆囊,相当于留下一个病灶,上面布满病菌、炎症,不久还容易胆石复发,长期还会有恶变成肿瘤的危险——以后还得二次手术。

  保胆手术是近年在中国出现的,搜索国际主流医学文献很难见到对保胆手术的支持。实际上,这种手术也仅限于国内少数几家小医院常规开展。

  刘建伟称,急性化脓性或坏疽胆囊炎、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并发胆管结石或急性胰腺炎、怀疑有胆囊癌、合并有糖尿病等情况都明确不能保胆。

  那么,哪些人适合做保胆取石呢?根据邹一平、萧荫琪在2009年发表于《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的文献认为,适合保胆的条件有:

  1.有轻微症状的胆囊结石或者小息肉;2.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厚<3毫米,且收缩功能良好;3.胆囊管无结石梗阻;4.胆囊结石少<3枚;5.无急性胆囊炎发作病史;6.病人有明确的保胆要求,并且完全理解结石复发的可能性。

  刘建伟补充,有些人的胆囊完全正常,但总觉得里头有石头不舒服,特别是一些心理学上称为“A型行为”的人,可以考虑保胆。

  刘建伟认为,真正适合保胆的患者不多,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医疗单位的保胆病例并非遵循以上标准,为了凑病例数而把很多应该切胆的人都做了保胆,留下后患无穷。

  国外发达国家不存在保不保胆的问题,按规定不该切胆囊的情况,医生顶多建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因为医生的医疗行为受保险公司医学专家的监管,进行保胆这类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医生要承担一切费用和风险。

  刘建伟说:“国内医院缺乏第三方监管,将胆囊手术商业化,是一种悲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运动专家支招如何正确练杠铃  上一篇 | 下一篇  土豆做主食减除脂肪有助减肥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