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无循证依据
张先生的一次手术失败是巧合还是必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引入干细胞治疗的理念是否有科学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法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在临床常规开展的“时机尚未成熟”。
纪立农说:“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进行性功能减退等因素是引发糖尿病的根本原因。由于胰岛β细胞能够根据血糖水平变化自动调整胰岛素分泌水平,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因此,重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功能性胰岛β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理想方式。”
据介绍,2003年,美国科学家Voltarelli等人首次采用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无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患者;2009年随访结果显示,20名患者中有12名患者已停止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平均达31个月;另外8名患者在停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又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注射剂量较移植前明显减少。
纪立农坦言,上述探索性研究无疑证实了干细胞移植在治疗1型糖尿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的、随访时间最长的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数据。单中心、样本量小、仅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等试验设计,以及缺乏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数据,无疑为这项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糖尿病的转归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降脂、降压治疗,饮食、运动等,甚至一些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降糖治疗后,自身胰岛功能明显恢复。有些患者甚至不需要服用糖尿病药物也可以依靠控制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因此,仅仅将同一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进行对比,并不能准确评估其疗效。只有将干细胞治疗方法与现行临床常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的疗效、安全性对比,才能得到客观的结论。”
对于目前临床上更常见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方法,纪立农同样提出质疑。“虽然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许多文章对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了报道,但绝大多数研究纳入患者数量有限或仅为个案报道,无高水平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等问题依然存在。其中,缺乏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则是该方法在临床使用的致命弱点。”
“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一年的花费仅仅需要几千元,而采用效果尚不确定的干细胞治疗一次就要花几万元。对于患者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可能是无效的健康投资。”纪立农说。
此外,纪立农指出,目前已有研究提示,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可导致小鼠肿瘤发生,也可造成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缺陷而使良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已有两项研究报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后,8名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虽然类似的致瘤报道很少,移植治疗与肿瘤发生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但肿瘤发生率是否会随着移植时间延长、样本量扩大而增加不可预测性,尚无法确定。因此,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我们也有计划在全国开展类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只有获得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建立诊疗标准,才能保证临床效果,特别是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纪立农说。
糖尿病人在感冒时 应每天称一次体...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认识和消除糖尿病的“黄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