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焦虑时代,如何化解医患危机
发布时间:2015-09-23 10:56 来源:君健网
在医疗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医患关系却从未像现在这般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危机四伏——— 医患关系究竟怎么了,令人深思。
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关系。
从行为学上来说,无论是“医”还是“患”,其出发点都只有一个——— 让病人康复起来。这本该是一对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最应该互相信任的两个群体,为何表现出势如水火的对立,甚至成为举刀相向、你死我伤的仇人?
“医”和“患”不是天生对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疗作为纯公益性事业,医生工资待遇有保障,能全身心救治患者,也能受到患者的普遍尊重。然而随着社会信任度的降低,“怀疑论”甚嚣尘上,医患关系也难以逃脱。当然,如果要探究医患不信任的根源,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病因。总体来说,医患之间信任的整体性缺失,罪魁祸首则是尚未理顺的医疗卫生体制,或者说是医疗事业丧失公益性结下的一个苦果。
如何化解医患信任危机?尽快理顺扭曲的医疗体制,回归医疗的公益性,当然是根本所在。正视危机,医患双方从各自角度出发,多替对方想一想,多给予对方一点信任,或许能稍稍缓解当下紧张的关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报道说,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焦虑已成现代人的时代通病,处于一个“全民焦虑”时代。医生有焦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资低,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同时还要担心来自患者、医闹的压力;患者更有焦虑,到医院有排不完的队,开不完的药,还要担心病能不能治好,医生会不会负责。
要打破医患之间的这种“囚徒困境”,就要避免患上“焦虑传递病”,丢弃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成见,在沟通和换位思考中重塑信任,继而以一种良性的循环传递互信,也许就会少些焦虑。“怀疑一切”不应是患者的普遍心态,更不该仰仗暴力解决纠纷;而医生“脱下白大褂混入人群”的逃跑之策终不是解决之道,尊重生命、对得起自己手中的那把手术刀,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