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9.7%,糖尿病前期高达15.5%,更为严重的是60.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被诊断或治疗。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贺燕勤介绍,那些后知后觉的患者中,有些人体检才知道空腹血糖高,但体检不查餐后血糖,造成部分人漏诊。还有一部分人患上盆腔炎、尿路感染,或者皮肤破溃难愈合,在其他科室就诊才发现自己有糖尿病。
糖友的并发症非常多
有的心梗了却不自知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往往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时,患者血糖已经很高或发病时间很长了。那么,长期血糖高会造成哪些影响呢?贺燕勤主任对记者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各种感染,表现在皮肤、肺部,譬如有的糖尿病病人容易患肺结核,还有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空腹血糖大于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则可能引发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有微血管病变,譬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令病人对疼痛敏感,皮肤产生烧灼麻木感。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人,有多汗、少汗或无汗,腹泻便秘交替进行等现象。而糖尿病造成的大血管病变,病人会出现脑梗、多发性腔梗,以及心梗。
“糖尿病患者心梗表现非常特殊,由于合并有神经病变,发生心梗时没有疼痛感,临床称之为无痛性心梗”,贺主任说,此时病人主要表现难受或呕吐,容易被误诊为胆囊炎或者肠胃炎等疾病,但是有经验的医生遇到病人上腹部不适,如果知道该病人有糖尿病,一定会建议检查心脏。
西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
一些棘手症状也能改善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范畴,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苔脉象进行辨证,大致可以分为肺热津伤、胃热炽盛、肾阴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根据辨证的不同,治疗也各有不同。贺主任治疗过一位姓叶的男病人,二型糖尿病10年,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近半年出现双下肢麻木,入住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后予以正规西药治疗,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口干多饮、腰膝酸软,双下肢麻木时刺痛,乏力多汗,舌尖红少苔,脉细数,四诊合参,贺主任辨证当属肝肾亏虚、筋脉失养,配合中药补益肝肾,濡养筋脉方,用生地、山茱萸、淮山药、泽泻、丹皮、怀牛膝、当归、赤芍、鸡血藤、黄连、栀子等中药补肝肾、清热活血,并辅以中药活血通筋方外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人双下肢麻木好转出院。
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中药,对糖尿病患者一些常见症状的改善疗效显著。不过贺主任认为,关键还是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专家告诉记者,年龄大于40岁的二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曾经分娩过8斤以上巨大儿的产妇,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的人,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在7.8—11.1的人,体重指数超过24者,男性腰围大于90公分,女性腰围大于85公分者,都属于高危人群。贺主任建议这类人群要常规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在服用抗抑郁药、他汀类降脂药、以及利尿剂时,要注意避免药物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喝粥有讲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预防糖尿病应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