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慢性疾病 >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发布时间:2011-03-01 04:42     来源:君健网

重视调理脾气

从现代所讲的胰腺的生理功能看,胰腺属中医“脾”的范畴。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同属中医“精气”的范畴,机体通过脾的”散精”功能,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消化吸收和利用。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发展而来,胰腺功能失调,胰岛素缺失,可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精气下泄,而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因此,补益脾气可促进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和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尿中“精气”下泄,可适选归脾汤、参苓白术散和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若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利用变生邪热,出现脾肺气阴两虚症状时,宜清解胃热,养阴增液,以利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与代谢,选用补肺汤、益胃汤、白虎人参汤加减,适选桑白皮、地骨皮、知母、苦瓜等药,酌情加减。

脾主运化包括胰腺外分泌及部分内分泌功能。脾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升清功能,相当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部分,各种消化酶是实现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水谷精微到身体各部分,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皮毛筋骨,以营养周身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胰岛素是实现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糖尿病肾病时,胰岛B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不足,脾为胃行其津液的物质基础匮乏,可以脾虚为主要表现的各种症状。

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健脾为主的方药能增加胰岛B细胞的数目,恢复胰岛B细胞的功能。临床常表现为脾气虚或脾虚痰湿兼见,可适选二陈汤、六君子汤等加减。

类型不同用药有别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有继发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别。

1型糖尿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胰腺发生炎症,胰岛逐渐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缺乏。因此,继发于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宜重用清热解毒药和养阴药,以消除局部炎症,保护胰腺,药如生石膏、知母、麦冬、生地、元参、双花、连翘、蒲公英;太子参、麦冬、生地、元参、玉竹、花粉、黄精等。终末期肾衰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时,宜益气养阴、补养气血或阴阳双补,以改善机体虚弱症状,增加胰岛素分泌,药如黄芪、党参、当归、麦冬、山药、五味子、黄精,肾阳虚明显加鹿茸、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等,肾阴虚明显加熟地、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龟板胶等。

继发于2型糖尿病的糖尿病肾病,治宜适当选择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如党参、黄芪;改善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的当归、丹参、赤芍、三七、桃仁;胰腺纤维化或淀粉样变应软坚散结,宜选用贝母、丹皮、皂刺、生牡蛎、夏枯草;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药如黄连、大黄、土茯苓等。

依据代谢指标用药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同属于中医的“浊毒”。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滞留日久,阻碍脾胃运化,气血运行,津液输布,可导致各种变症的发生。临床治疗时,可参考理化指标,适当选用清热解毒、化痰祛浊方药,以促进体内毒物的代谢与排泄。适当选用银花、连翘、丹皮、紫草、赤芍、黄连、地锦草、鱼腥草、泽兰、大黄、泽泻、茵陈、车前子、大腹皮、半夏、白芥子等,以提高疗效。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减少尿中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的排泄、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降低血糖和尿糖、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状况、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与利用是主要环节。选择中药治疗时,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适当选择具有治疗针对性的单味药物。

★具有减少尿中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排泄的药物:黄芪、金樱子、芡实、桑寄生、焦山楂、浮萍、马鞭草、益母草、白茅根等。

★具有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药物:大黄、竹茹、泽兰、车前子、黄柏、土茯苓、蒲公英、生牡砺等。

★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药物: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菟丝子、五倍子、栀子、金樱子、女贞子、桑白皮、桑枝、桑椹子、桑叶、荔枝、荔枝核、蚕蛹、僵蚕、黄连、黄芩、丹皮、地骨皮、生地、元参、麦冬、天冬、山药、花粉、山萸肉、黄精、芍药、黄芪、茯苓、三七、亚腰葫芦、泽泻。

★具有降尿糖作用的药物:山药、山萸肉、金樱子、桑螵蛸、芡实等药可补肾摄精以降尿糖,白术、苍术、鸡内金、黄芪等益气健脾升清以降血糖和尿糖。

★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加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药物:太子参、生黄芪、知母、麦冬、生地。

★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药物:鸡内金、泽泻、槐米、大黄。

★能改善血流变学异常或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水蛭、土元、益母草、泽泻、三七、血竭。

选用上述方药必须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准则。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上述方药,确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否则用之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如遇阳虚之体,而予一派清热药确非所宜。

以上方剂请在临床医生的认可下使用。

作者简介

倪青  副主任医师、博士。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研究院“何时希奖”2项。被评为宣武区“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特约副编审等。发表学术论着七十余篇,主编及参编着作29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糖尿病脑病的中医防治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医4招防治糖尿病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