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现在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是“选择一种治疗方案,让患者达到并维持血糖的控制目标”。根据这个原则,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早地使用二甲双胍
过去在临床上,被确诊后的糖尿病患者采取的第一步治疗方案是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调整后如效果不明显再进行药物治疗。现在则要求该类患者采取的第一个治疗方案是,既要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还要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这就意味着糖尿病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尽早地使用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若仅仅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是无法良好地控制血糖的。患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对其胰岛B细胞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加速其病情的进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不仅要立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立即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证明,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而且不会使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的情况,加之该药的价格又比较便宜,因而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二、尽早地联合用药
糖尿病患者在采取第一步的治疗方案2~3个月后,若糖化血红蛋白仍然无法控制在7%以下,就应该尽早地采取第二步的治疗方案——在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和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第2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良好地控制血糖。
在进行联合用药时,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的药物有基础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目前认为,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用基础胰岛素。通常,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高血糖引发的症状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超过8.5%时应首选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而磺脲类药物不仅价格最为便宜,而且控制血糖的能力也不错。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则不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故这两类药物也在被选择之列。
糖尿病患者在采取第二步的治疗方案2~3个月后,若血糖仍然没有达到控制目标,应采取第三步的治疗方案——加用第3种降糖药物或采取强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接近目标值(小于8%),则没有必要加用第3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因为那样并不能取得明显的疗效,而且还会增加治疗的费用。
三、尽早地使用基础胰岛素
虽然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都以使用口服降糖药为主,但随着该类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使用口服降糖药将无法使其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此时,这些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以避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实践证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效最为显著,它通常可以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1.5%~2.5%,而且对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胰岛素的副作用是可使患者的体重增加,还有可能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由于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模拟人体全天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使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以便持续、平稳地控制血糖,并尽可能地避免低血糖等副作用的发生。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包括两个部分: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所谓基础胰岛素是指能维持空腹时正常血糖分泌的胰岛素;所谓餐时胰岛素是指为降低餐后升高的血糖而分泌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首选基础胰岛素,这是因为,基础胰岛素(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等)能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患者每天只需注射一次,就能满足身体24小时的基本需求。此外,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平稳,无论使用的剂量多大都不会使患者发生低血糖。
治“暴”糖友有章可循 上一篇 |下一篇 乱加西药“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