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别在有害颗粒浓度高的早晚时段锻炼。
灰霾、干燥、冷空气交替出现门诊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科病人增多
秋冬之交气象变化多端,灰霾、干燥、冷空气轮番交替,各类病症发生原因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气象病”增多。着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皮肤瘙痒皲裂等患者相应增加;一些原来就患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或是心血管病、关节炎的老病号更频频发作。专家建议,日常应多留心天气变化,了解潜在的诱病因素及早做防备。
记者从广州多家三甲医院了解到,中秋国庆长假结束至今,医院门诊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科病人明显增多。轻者口唇干裂、咽喉不适、流鼻血、大便干结,或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皮肤瘙痒皲裂,一些原来就患过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老病号更因此诱发旧病,日子过得很不安生。
现象:久晴无雨门诊病患增多
“这些病人虽然症状不同,但发病的原因多跟天气变化有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孙志佳教授告诉记者。据广东省气候中心统计,从上个月下旬至今,广州一直晴朗无雨,20多天未下滴雨,干旱抬头,秋燥加剧。而在上周末,广州发布了今年以来首个灰霾黄色预警信号,近日灰霾渐退,又有冷空气南下。
“天气变化一旦超过人们身体的适应范围,很容易诱发相关疾病。”孙教授分析称,眼下正处于秋冬之交,天气变化多端。对平时体弱抵抗力不足、尤其是本身就有各种基础病的人群而言,交替出现的干燥、灰霾、冷空气犹如多重煎熬接踵而至,正处于疾病高发的“多事之秋”。
专家:警惕燥邪风寒诱病
据孙教授介绍,在中医理论中,“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本来是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但若走向极端(太过或是不及),即易成为诱病、致病的因素。
眼下虽近立冬,但南方气象仍处于深秋时节。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秋主干燥。而“燥邪”可殃及皮肤、呼吸系统或是消化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原本就患有慢阻肺、哮喘或是支气管炎的老病号因抵抗力相对较弱,外感“燥邪”更易诱发旧病。
提醒:冷空气南下致中风高发
“因此,按中医顺时养生的理论来看,当前防病的要点在于润燥养‘肺’。”孙教授称,中医所指的“肺”并非一个具体的脏器,而是对应肺部在内的呼吸系统。日常防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通过适当饮食来润燥养阴,纠正经常熬夜吃辛辣等易致“阴虚火旺”的不当起居和饮食习惯。
“除了秋燥,随着南下的北风和冷空气带来的风寒也常让人猝不及防。”孙教授称。风寒除了加剧燥邪,还易刺激人体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循环阻力增大、血压增高。因此,秋冬时节也是中风的高发季。“我们虽然难以改变气候条件,但只要用心观察、顺应其变化,避开不利因素和认识误区,完全可减少甚至防止所谓的‘气象病’。”
关键词:灰霾
解读:戴口罩防护挡不住PM2.5
一遇灰霾天,不少人一出门时会下意识地用手捂住嘴,或是买个口罩“武装”起来,以为这样就可减少甚至阻断灰霾对呼吸道的影响。
“其实灰霾天戴口罩防病的作用并不大。”孙教授说, PM2.5是直径仅有头发1/20的细小颗粒,不管戴不戴口罩,只要人一呼吸,它们就有机会直接进入人体的肺泡。大部分健康人对污染物有一定的抵抗力和排出机制。但患有慢阻肺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受感染诱病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当PM2.5超标较严重时,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莫在空气有害颗粒浓度较高的早晚时段出门锻炼,哪怕是戴口罩也不行。
关键词:干燥
解读:补水因人而异并非越多越好
天干物燥,喝水是最简单实用的防燥办法,但孙教授提醒称,对于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并非所有人都多多益善。比如,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喝水量增大,心脏负荷会随之加大,每天如果水喝得太多,可影响到心脏功能,严重的甚至有诱发心衰的风险。
“原则上,补水应‘量出而入’。”孙教授称。可每个人基本都不会去细算自己每天通过尿液和皮肤散发掉的水分,很难清楚自己该如何“量出而入”。他建议,平时不处于运动状态的人,每天补水量大概保持在1000~1500毫升即可,运动或流汗多时可增加到2000毫升左右,而感冒时则应适当再增多点。另外,每天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200毫升左右就足够了。
关键词:降温
解读:盲目“秋冻”或惹病
中医有“春捂秋冻”一说,认为秋天降温时不必过早过多地添加衣物,而应适当“冻一冻”,接受耐寒锻炼。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针对健康处于良好状态的人群,有基础病的人盲目‘秋冻’,不但达不到防病强身的目的,后果还可能很严重。”孙教授提醒,像有哮喘“前科”的人,受寒易出现呼吸道痉挛,进而引发咳嗽、导致哮喘复发;而有高血压或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若盲目挨冻,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流不畅、血压骤升,诱发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而关节病患者遇寒可出现关节囊充血,疼痛加重、行动不便。因此,能不能冻、该不该冻,还是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要不分身体状况而盲目追求“秋冻”,“冻过头”反惹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