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倒春寒”、“春困”、“春发”、“春愁”,正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张钟爱主任中医师指出,春季养生也分孟仲季,不能一概而论,这样人体更能适应节气变化,防病强身。
孟春:乍暖还寒 做好春捂
“孟春”主要包括立春、雨水两个节气,虽然阳气初升,气温有所回升,但是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乍暖还寒,正是心脑血管等各类疾病的多发期,因此要做好“春捂”工作。
孟春时,人们常感困乏无力,昏沉欲睡,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春困虽然不是病,但是整体昏昏欲睡影响生活状态。
专家建议,精神不振时可以使劲地伸个大懒腰,同时进行深呼吸,双下肢用力伸直。中医有“伸展四肢,舒其筋骨”一说,此为养筋,筋健气血行,正气存内,气机通畅。
仲春:春燥消火也分型
“仲春”包括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此时多风干燥,鼻子易出血、咽喉肿痛、嘴里长口疮、便秘难如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张钟爱提醒,春燥分为凉燥和温燥,春火又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之分,需要对症灭火。在选择药物之前,最好经过专业中医师诊断。规律生活、清淡饮食是去火的根本,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对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清火食物,如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
季春:春雨绵绵 做好“排湿”
“季春”包括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天气以阴雨为主,过于潮湿的空气让人体由内到外都有不适反应。湿疹、癣等皮肤病、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肠胃不适、胃口不佳等都是这时的常见症状。因而,季春时节多吃薏米、山药、红枣等健脾化湿食物可为身体“排湿”。
此外,春雨绵绵易让人产生春愁,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此时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