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春夏之交,万物生发,口腔内的“宿疾”黏膜病也开始蠢蠢欲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续艳博士指出,口腔是消化道的首端,口腔黏膜作为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的第一个界面,其健康状态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伤害有重要作用。
口腔黏膜病日渐增多
由于生活状态的改变,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几率日渐增高,其中有部分极易发生癌变,如口腔黏膜上的斑纹类疾病、创伤性疾病,以及黏膜下纤维性变等都是具有较高癌变危险的疾病,某些特殊部位(例如口底-舌腹区、软腭复合体、颊-口角三角区等)的病损情况预后较差。
发病原因复杂
杨续艳介绍,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多与免疫失调及情绪焦虑密切相关,与全身疾病的关系也密不可分。由于口腔黏膜病病情迁延难愈,在治疗上需长期服药,所以必须强调药物的安全性和对肝肾功能的保护。在口腔黏膜病的分类中,除感染类等少数几种疾病的病因明确外,大多数疾病病因之谜尚未破译,而西药亦没有针对病因的药物。尤其对于斑纹类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溃疡类疾病,大疱类疾病,常用的办法是对症用药,但不能减少发作次数,或延长发作周期,很难完全治愈。临床上最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虽然病损位于口腔体表,为局部性损害,但从其发病过程来看,有着其复杂的全身性背景,不能只看做是一单纯的口腔局部浅在溃疡。
以斑纹类疾病为例,常见的口腔扁平苔藓,至今国内外西医关于其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有关,情绪焦虑会加重相应症状,在临床中多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加以应对。但这些药物的长期反复应用常会带来毒副反应。临床上在应诊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过程中,常可看到很多人会伴随一些口中粘腻、口干、咽干、舌体胖大不适、胃痛、困倦、失眠、急躁等全身症状。对于伴随症状的关注引起的情绪障碍,又会加重口腔局部症状,这样循环往复,黏膜症状就会不断地复发和加重。
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
杨续艳指出,从中医观点来看,口腔和全身的脏腑、经络是有密切联系的,并且存在各脏腑、经络之间的传变关系。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联,可以是某脏腑或某经络本身功能的改变引起,也可为脏腑经络功能失衡,发生传变所致。中医有“有诸内必行诸外”的说法,应同时了解全身整体情况,这对于辨病辨证,确定立法、方药是很重要的。在临诊中要考虑用药治疗与全身其他脏腑经络疾病有无不良影响,能否给予适当兼顾。临床常见虚实兼杂,要辨邪实和正虚,并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程、病证做出正确判断而论治,并且也应考虑其原有全身症状或疾病与复发性口疮有无直接或间接关系。如原有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功能紊乱,便秘、便干、便溏、腹胀、纳少等,可经过脾胃功能的调整,不仅消化好转,复发性口疮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日常调护不容忽视
针对口腔黏膜病的病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杨续艳强调说,日常生活的调护同样不容忽视,如合理的作息制度、情绪调畅、清淡饮食。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口腔黏膜患者的饮食禁忌。患有黏膜病的病人不能食用羊肉、韭菜、海鲜、热带水果、动物内脏、咖啡、生的葱蒜、甜食、大枣、辛辣刺激食物、腐乳、臭豆腐,以及过分添加化学成分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