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心理因素导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所出现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具体情况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内科疾病带来的应激影响;②糖尿病带来的种种限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③患者对糖尿病可能引起严重躯体并发症威胁的过分担心。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人格方面偏移,主要体现在患者具有焦虑以及强迫人格的明显特征,与此相对应的发现是糖尿病患者组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由以上结果可以推测,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人格以及述情方面问题,使得患者对于外界生活事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出现问题,因而在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产生比一般人群更为明显的负性情感体验。
2. 糖尿病造成的躯体脏器损害导致负性情感的产生
糖尿病造成的一个或多个脏器损害,或治疗中的其它原因,可导致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或抑郁综合征、焦虑综合征的产生。
3. 糖尿病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负性情感的产生
一些学者认为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可能是导致抑郁或焦虑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血糖紊乱,二是神经内分泌的异常。Geringer(1990年)总结出了联系这两种疾病的生物学证据,提出糖尿病引起抑郁或焦虑的两种基本方式:①糖尿病所特有的生物学改变引起;②这两种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生物学异常,这种异常既引起糖尿病,也导致抑郁症。关于前者,Berstein(1993年)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糖代谢紊乱直接可以使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虑。关于后一点,Lustman(1983年)在一项应激与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近两年来对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研究均表明,患者存在HPA轴的活性过度,包括部分患者出现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血浆皮质醇增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受到损害,从而产生负性情感,特别是产生抑郁。
4. 糖尿病和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分别独立存在于同一患者
即所谓的“共病”现象。为什么糖尿病和抑郁或焦虑具有较高的共病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是两者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类似的不良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遗传因素、幼年的精神创伤等。其次,两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就目前的研究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至少两者均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的5-HT和NA的相对不足或者绝对缺乏;也存在HPA轴的活性过度,作为其结果,可以出现ACTH的降低和血浆皮质醇的增高。而这些改变既和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关,又和糖代谢紊乱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和抑郁障碍存在着生物同源性的问题,即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促进了两种疾病发生。
5. 抑郁和焦虑情绪先于糖尿病存在,并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并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ACTH、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在给予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合并治疗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前面所描述的生化、免疫指标也趋于恢复正常,同时患者的血糖也随之下降。而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以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更是如此。
6. 抑郁、焦虑症状作为糖尿病综合征的固有症状
目前总是习惯将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截然划分开来,就象在描述许多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伴随”躯体症状,而在描述躯体疾病的时候,也同样习惯使用“伴随”一词来描述在躯体疾病中所出现的精神症状。但从另一种思路看待这个问题,即从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也可以将一种疾病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或者其它方面的症状看作是同一疾病综合征的有机组合体。曾经有一项对于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5-HT受体基因与患者的糖代谢相关联,这是否说明糖尿病患者中所存在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是其临床综合征的固有症状之一?值得关注。
抑郁症对糖尿病患者影响很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糖友发生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