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病人怕痛不愿打
患糖尿病多年后,为了控制血糖值,大部分病人最后都要注射胰岛素,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注射不规范,很多人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有一个病人每次打针都习惯在肚皮上同一位置下针,不到一个月,常常下针的“那块皮”变硬了;
有一个病人为了省钱,一支针注射了好久,针头都卷曲变形了还在用;
还有一个病人,只顾打针却不舍得花试纸定期做血糖值监测,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并发症……
上面种种不规范的注射使用胰岛素现象有望随着《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实施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对病患的教育指导而得到改观。目前,疼痛和皮下脂肪增生是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注射时最常见的两大问题:在已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50%因疼痛不愿意进行胰岛素治疗,48%的患者注射部位都有脂肪组织隆起或硬结现象,而脂肪增生将导致胰岛素吸收延迟或不稳定,影响血糖控制。
部位不同,起效时间不一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第二次全球胰岛素注射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医护人员和接受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忽视注射技术本身对血糖控制的影响。首个《指南》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理念:即注射技术与注射药物、注射装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其注射部位也不同。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打”的部位要轮换才科学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在平时的注射中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即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则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上述现象消失。《指南》强调:“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注射笔用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不仅增加患者疼痛,而且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可出现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胰岛素成分不同 差别也很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胰岛素每次都要换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