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益处,在多个大型循征医学的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例如著名的DCCT(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两项研究中显示,持续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对预防并发症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没有低限阈值。近期的强化血糖的研究也都得到相似的结果,所以2005年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6.0mmol/L和餐后1~2小时血糖<8.0mmol/L。但在患者的血糖控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的比例很低,即使在城市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也只有25%左右。
由于轻中度高血糖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水平的惟一方法。血糖监测的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代表长期血糖的指标,一类是点血糖指标。前者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后者包括多点的餐前、餐后和睡前血糖等。
血糖不能长期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原因很多,诸如患者教育的普及力度尚不够广泛、医生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尚待进一步加强、患者没有认识到长期规律的血糖监测和治疗的密切配合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的疾病。以组织、器官已经出现了损害再做出糖尿病诊断,则为时过晚。利用血糖引发的特征性病变诊断是合理的。但血糖是一种连续的变量,用一点血糖的水平作为疾病的诊断切割点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的确立是一种相对水平。
在群体中,血糖水平的切割点可因种群、年龄、性别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正常与异常高血糖状态之间的切割点是人为确定的,但对临床防治至关重要。糖尿病诊断切割点划定的主要依据是血糖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同时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需要,也要考虑卫生经济学、人群对疾病概念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是出现有对微血管损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的血糖值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在轻中度升高时一般不伴明显症状,不通过检查血糖很难发现早期的糖尿病状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是平时了解血糖波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血糖监测对慢性并发症防治是有益的。
患者出现的“三多一少”往往是晚期症状,有糖尿病症状的血糖值和血糖控制目标值之间的距离太大,因此必须监测血糖才知道其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仅凭症状治疗,贻误了治疗的时机,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经历了早期不监测血糖仅凭自我感觉放任高血糖长期存在的过程;还有些患者虽然医疗保健条件很好,只是不懂得血糖控制的意义,没有把血糖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糖化血红蛋白 5.7%是个坎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要会测血糖也要会分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