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养生指导
春节过后 回归“慢生活”
发布时间:2013-02-27      来源:

    蛇年春节长假结束,在这热闹的新春佳节里,子女们来了又走了,一家人聚了又散了,这样的相聚和分离让老人的心情起起落落,从节前的焦虑转为节后的失落抑郁。心理专家说,春节前后产生心理问题的老人特别多。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主任医师陈梅芳告诉记者,新春时候很多老年人都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面对春节假期内的迎来送往,体力与精力都有所下降的老年人往往易感到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节前担心自己会招待不周或是弄错孙辈的名字,节后又因为与节日期间有着相对较大的情绪落差,压力积蓄下来而引发“节后抑郁症”,危害个人心理健康。

  专家建议老人,节后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松心态,尽快让自己回到平时的“慢生活”——

  儿子春节不回家  母亲节后变抑郁

  一直乐呵呵的龚大妈过完春节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脸上完全没了笑容。更让人担心的是,她的胃口也急转直下,喊她吃东西,她便条件反射似说感到恶心。

  龚大妈退休在家,一对儿女双双读到博士。女儿在美国常年见不着面,儿子在北京工作每年回杭一两趟。自从6年前丈夫去世后,儿女的回家探访便成了她内心的依靠,每一次都让她孤寂的心灵得到莫大安慰。

  今年春节,听说儿子媳妇还有宝贝孙子要一同回来,龚大妈元旦就忙开了。“采购年货、准备礼物及红包,和平广场都去了好几趟。毕竟60多了,一趟趟地跑,大包小包的,难免会有些疲劳,晚上躺在床上腰酸背痛的。但心里可乐呵着,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不过龚大妈的这种兴奋在年前戛然而止。

  当天儿子打了一通电话过来,语气沉重地告知龚大妈,今年夫妻两人过年都要值班,没有办法回来过年了。

  “那之后他说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脑子里一片空白。”龚大妈当晚就没进餐,也几乎没睡什么觉。

  多对独居老人进行心理慰藉

  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于恩彦教授表示,佳节的特殊环境如同一剂“催化剂”,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不如意时则会增强伤感、苦闷、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别是情绪自控力较差者,容易大喜大悲,走极端。因此在节日期间,亲人及社会要更多关注情绪易激动的人,如独居老人,对他们进行心理慰籍等,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危险期”。

  杭州的刘大妈近来很是烦恼,这烦恼的来源便是刚刚过去的新年。

  刘大妈家的新年过得非常热闹,平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女儿都带着家人回家过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闹非凡。孙子和外孙女环绕身边,用还不清晰的声音叫着奶奶和外婆,这让刘大妈感到无比幸福。

  不过春节假期并不长,一周假期结束后,儿女们便纷纷启程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原本热闹的家一下子清冷下来,刘大妈忽然觉得自己在家有些坐立不安。“我总觉得心里很慌,又不知道在慌什么,最后连胸口都堵起来了,还喘不上气。”感觉不对劲的刘大妈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医生的问诊,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病在了心上。

  孩子来了又走了 妈妈开始闹心病

  不可小视“节后抑郁症”

  “节后抑郁症”是节日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节日综合征”在老年人群体中并不罕见,特别是节前焦虑与节后抑郁两种类型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节后抑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1.情绪低落时间长,对外兴趣下降至少达到两周以上低落情绪还未消除;

  2.持久的情绪低落还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

  3.两周以上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头痛、胸闷等症状;

  4.大脑反应迟钝,或者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做事犹豫不决,缺乏动力,什么也不想干。

  市七医院主任医师陈梅芳给出现类似症状的老年人朋友支了几招。首先,老人们应该学会“自我减压”。如今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儿女们每日都陪在父母身边并不现实。因此,医治老人“节后抑郁症”的最根本之法不是别的,正是老年人自身的心态调整。当子女离开后,老人应注意扩展社交圈,多建立自己的伙伴关系,多走出家门参加集体活动。

  其次,儿女们要在细节上多关心父母。父母期望的可能并不是儿女们能每天都在自己身边,而是细节方面的关心。只要儿女们能够想到父母,能让父母感受到儿女关切的声音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时不时地报一声平安,发一条祝福的短信,打一个简短的电话,写一封真情实意的家书,都是很好的办法。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儿女们的孝心是根治老人“节后抑郁症”的一帖妙药。

  最后,可适当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如果自身抑郁症状严重,无法自我调节,一定要注意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让医生进行规范的心理疏导,从而达到缓解病症,放松心情的目的。

  如何才能使老年人尽快摆脱“节后空巢征”呢?不妨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作息冲淡法。节后,热闹愉快的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的生活作息状态,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一日三餐,或是“你挑水来我浇园”,或是“饭后挎篮逛超市”。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爱好冲淡法。重拾或培养生活爱好,使自己沉浸在爱好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自疗法。老年人可尽快地拾起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爱好和兴趣,诸如散步、扭秧歌、书法、棋牌、唱歌、养花、打太极拳等,并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一些新的爱好,如旅游、爬山、打保龄球等。用爱好和兴趣来驱散心头淤积的节后寂寞。

  感情冲淡法。少是夫妻老来伴,节后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不仅要常沟通、常交流,做到“心里话”唠一唠,“贴己嗑”聊一聊,“乐子事”摆一摆,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而且还要更加关注配偶的生活细节,饮食起居要相互照顾好,家里家外最好能做到同进同出、形影不离——身边有个伴陪着,心里就会踏实许多。尤为重要的是,当一方外出活动时,要尽量带上老伴,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雁难支”的感觉。

  社交冲淡法。节后,老年人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在社交中冲淡节后的心理孤独。老年人可外出探望老友,参加老干部大学、社区联谊会、乡村秧歌队等社会活动,用热情洋溢、充实饱满的生活内容来填充节后的寂寞和孤独。

分享到:

养生请先管好你的嘴  上一篇 | 下一篇  缓解秋乏来点西洋参泡水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