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紧抓孤单心理
6月27日,一群操着泸州口音的男子来到雨城区多营镇,声称推销保健产品,并向围观老人发放印有“真情回馈、爱心见证”字样的卡片。称只要拿着这张卡片,交一定订金就能领取茅台酒、高档热水壶、名牌电饭煲等价值千元的物品。很多老年人纷纷花几百元购买,回家却发现是劣质品。据报料者张先生说,多营镇有四五百名老人被骗。
张先生很不解,为何同一事件在市区多地发生,骗子还屡屡得手?带着张先生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冯雅名,据他分析,老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老人对产品认知度不强,辨别真伪能力较弱。
七旬老人张婆婆家住雨城区小北街,她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子女常给她买些保健品,因此当听说有便宜的保健品售卖时,她想减轻子女负担便自己掏钱购买。其间,并未对产品质量提出质疑。
其二:老人追求健康,不惜在健康上花大价钱。
由于担心自己身体,老年人往往在健康上舍得花钱。张婆婆的邻居王大妈患有糖尿病,用药从未中断。当听推销人员称,所售品有保健功能,便动了心。
其三:子女都忙于工作,陪伴老人的时间很少,老人心里空虚,推销员的热情容易将他们打动。
冯雅名说,心理原因是老人上当受骗的很大因素。谈起购买伪保健品时的心态,蔡婆婆告诉记者,推销员对老人很亲切,陪他们聊天,热情地询问身体健康状况。虽然明知他们是推销所需,但老年人仍很享受这种感觉。因为这是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忽略的东西。常年感觉孤独的老年人都难以抵御这样的温情攻势。
避免
子女多与老人交流
老人上当受骗的案件,我市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已经接到多起报案和举报,在处理该问题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两部门都表示,从老人自身来讲,购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同样的商品价格相差太大不要购买。而作为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常回家看看给予老人更多关爱,避免他们因孤独而上当。
“老年人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大多都是孤独惹的祸。”省心理学会心理专家彭医生表示,不少子女只把满足衣食住行作为老人“养老”的全部,而很少陪老人散心,与之交谈。老年人热衷于参加保健品讲座,一方面是重视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情感空虚,明知是促销也想扎堆凑热闹,导致上当。推销人员往往能抓住老人这一心理,且屡试不爽。
彭医生说,老人受骗后很自责、后悔,精神压力很大。他们最心疼的未必是钱,而是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拖累子女。此时,作为子女不应抱怨老人,而应宽慰他们。平日里,子女更应常回家看看,减少老人孤独感的同时,让他们了解骗子伎俩,避免受骗。
离婚女子因孤独买男婴抚养被刑拘 上一篇 | 下一篇 微博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