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家庭医生 > 家庭护理
皮肤滋养里外兼顾
发布时间:2011-09-27      来源:羊城晚报

  中医

  防干燥可用食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查旭山教授指出,从中医角度看,人体五脏中“肺主皮毛”,秋季燥邪当令,易伤及肺脏,使肺阴虚症状加重,则更易出现皮肤瘙痒。因此,秋冬气候变凉变冷,可以多吃点莲子粥、枸杞等清补食品,起到滋阴壮阳、温补气血、滋润脏腑和护肤养颜的作用。查旭山推介三种常见食疗法:

  1.泥鳅红枣汤:泥鳅30克~50克,红枣20克,食盐少许。加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宜每天吃一次,连吃10天。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功效,与红枣共用有养血润燥之效。

  2.沙参玉竹排骨汤:沙参、麦冬、玉竹各30克,与排骨煲汤,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

  3.熟地黄当归粥:熟地黄30克、当归20克、粳米40克、陈皮末少许,煲粥,每日吃2次,早晚各一次,能养血润燥。

  Tips

  小方法解决干燥难题

  “洗”:用35~38℃左右的温水洗澡,能够进行很好的全身洁肤、护肤,洗澡水温过热会加重皮肤瘙痒症状。

  “穿”:秋风乍起,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收缩,缺乏水分滋润而显得干枯,尤其是女性娇嫩的皮肤一旦受损,需要3—6个月方能恢复,所以,秋风起时要注意穿好长衣长裤,皮肤少暴露在外面。

  “涂”:入秋后洗完澡也应进行护肤,油性皮肤的人可趁皮肤湿润毛孔张开时,在易干燥的地方涂上水包油型的乳剂等;皮肤干燥的人可以用滋润性较强的霜剂、软膏等涂在手指、手肘部、膝部、后脚跟、臀部等易干燥的部位,使用时可多按摩一段时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皱纹一扫而光 学习聪明女人的保养...  上一篇 | 下一篇  应对皮肤干痒不能光靠润肤露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