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复杂、生活习惯多样、工作压力较大,所以常常会感觉到胃肠不舒服,胃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一项健康调查显示,胃镜检查异常者高达九成。我国胃肠疾病患者占人口的15-20%,其中约有40%患者长期受胃肠病的困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约半数死于胃癌。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胃肠病的种类很多,以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多见,肠胃炎主要分为细菌性、病毒性两类。
细菌性肠胃炎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黏液血便、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多由食物把致病菌带入人体引起,胃肠损害的程度因细菌的数量及人的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一般来讲,细菌性肠胃炎不诊治不会自愈,除非症状特别轻、患者免疫力强。
而病毒性肠胃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病程短,病死率低,起病急,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烂便,也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肠道病毒等。特别提醒,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
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甲型属于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便与饮食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后通常约有1个月的潜伏期,可没有症状,随后会出现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发黄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多由酸性胃液对黏膜的刺激而形成。
刘永业教授说,除了上述肠胃疾病外,最常见的就是消化不良了。胃肠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
八大人群易发胃肠病,请对号入座
刘永业教授指出,胃肠病主要易发病人群有八大类:
一是长期饮酒抽烟者。烟、酒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肿,形成食管炎,更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
二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平时运动量少,进食不规律,会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会痉挛、收缩,使胃肠组织供血不足,营养供应发生障碍,从而引发胃肠病。
三是长期开车者。开车时,血液被供应到紧张的肌肉和大脑里,流到肠胃的血液变少,经常吃过饭就开车的司机极易出现肠胃消化不良。
四是滥吃生冷瓜果者。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变质,如果吃了带有致病细菌或病毒的瓜果等食物,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
五是经常出差者。不少人经常出差,长期舟车劳顿,加上水土不服、饮食无规律等,久而久之极易形成慢性肠胃炎。
六是嗜好冷食辛辣、冲冷水澡者。常食辛辣,胃黏膜会因刺激受损,造成胃部不适或疼痛。而在夏天,人体处于高热状态,突遇冰水一浇,或吃过多冰镇冷饮,体内各个系统会出现挛缩、血流不顺,肠胃功能受到损害。
七是精神抑郁者。人情绪不稳定、孤独、苦闷、紧张、烦恼、气愤等,易导致胃壁穿孔、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人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绪下进餐,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如肠胃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和饱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八是老年人和小孩。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胃肠道动力降低,抵御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自然也随之降低。而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胃酸分泌较少,也容易患消化不良类胃肠病。
刘永业提醒,人过四十,胃肠黏膜开始逐渐萎缩变薄,呈慢性胃炎的状态,所以,人到中年,要当心预防胃肠病,尤其是胃溃疡。此外,饮食切记要八分饱,因为过量进食不仅影响肠胃功能,长此以往,还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等。
有些胃肠病 自检可发现
很多胃肠病,患者自检就能发现。刘永业现场专门教大家如何从饭后一些不明显的症状中自检发现肠胃疾病的方法。
——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泛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病的时间可能已经较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症状,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泛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右上腹,有节律多于饥饿时发作。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
——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有咯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下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胃部灼热感,上腹部或下胸部有烧灼痛感。这种症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以及持续时间长,患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胃灼热必须高度重视,建议有严重胃灼热的患者要积极诊治。
——上腹胀痛、隐痛。起初常表现为间歇性隐痛,被患者误认为是胃炎或溃疡病,继之逐渐加重且持久,直到出现持续性疼痛时才引起重视,而此时往往已发展到胃癌晚期。
——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也可表现为细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即大便常规检查大便隐血阳性),但一旦出现无症状性柏油样黑便就应引起高度警惕。
——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便秘时杂有黏液,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这些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