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新增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600万,每年有300万的人死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中国每年新增的糖尿病患者125万左右,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宣布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达到9200万,超过印度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糖尿病重灾区。
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华丽的三级跳”。
如果不是三年前一次外科小手术之前附带的检查,35岁的企业高管刘先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糖友。最新的调查显示,工作节奏加快、饮食富营养、活动减少是引起糖尿病高发和低龄化的重要因素。专家表示,预防糖尿病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疫苗。
糖尿病“拐点”提前至30岁
在赛诺菲·安万特举办的“一起做更多,控制会更好”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动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杨文英表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惊人。“2007、2008年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长达到了9.7%。在特别大的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0%,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病人,发病率非常高。”种种数据表明,控制糖尿病,控制血糖,刻不容缓。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肖新华表示,中国糖尿病的患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过往资料显示,40岁是一个拐点,4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会急剧的增长。但这次新的糖尿病调查发现,这个拐点提前到30岁,3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就开始急剧增长,说明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除了发病率高以外,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在患者中,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只有四成。在已进行治疗的患者中,60%都没有达到治疗标准”。
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三成
“虽然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仅有不到1/3的患者血糖达标。有2/3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杨文英教授指出,血糖达标率低不只是我国糖尿病防治的问题,也是全球糖尿病控制的一个难题。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当前已有近2.9亿糖尿病患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0%—95%,但80%以上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无法被控制在7%以内。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2006年调查了中国30家三甲医院专科糖尿病中心发现,严重糖尿病眼病、卒中等并发症发病率持续升高。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晓蕙教授介绍说,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动脉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
Ⅰ型、Ⅱ型糖尿病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冠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常无症状,多支血管粥样硬化常出现于缺血症状和治疗实施之前。“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常发生于胰岛素抵抗的代谢危险因素是致动脉硬化性血脂异常、高血压、糖耐量异常、促血栓状态。”杨文英教授解释说,另外,糖尿病还可致动脉硬化性血脂异常,大多数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异常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是已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增加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性,并与糖尿病肾病有关。
控糖也要讲究“个体化”
在糖尿病治疗中,仅以降低血糖水平为目标是不对的,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其实,低血糖是血糖达标的最大障碍,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因此有高达19.2%糖尿病患者因为恐惧低血糖放弃达标。
“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mmol/L为低血糖。”杨文英教授解释说,低血糖发作时的表现为发抖、头晕想睡、情绪不稳定。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使用不当,血浆胰岛素浓度有明显峰值,不符合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运动量增加,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肾功能减退等都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血糖达标,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才能安全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杨文英教授指出,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肥胖程度、治疗情况、并发症的风险度等差异,为此治疗时也应参照血糖值,尽可能在分析出每个患者的特点后,制定出更适宜的、个体化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饮食个体化:如肾病患者,要坚持低蛋白饮食,高血压的患者要限量食盐,而肥胖性患者要限制饮酒。
运动个体化:患者运动量过轻达不到治疗效果,而运动量过强可能引发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开展运动之前,应做相应的检查,并让医师帮助选择哪项活动与本人血糖或并发症之间相适应。
药物个体化:Ⅰ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注射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是采用单一的口服降糖药,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都必须依从医师的药方。医师选择的药物,是根据患者的血糖值、药物供应量及副作用、药物过敏反应,患者年龄及健康状况 等来决定的,实施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才体现了“最适合我的,才是最安全的”原则。
糖尿病人“饿”也要有原则
“许多糖尿病人容易饿,老想吃东西,原因是大脑中有一个‘饥饿中枢’,它是由一组特殊细胞组成的。病人饥饿时,这些细胞会提醒病人及时进食。”杨文英教授解释说,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过,适当饥饿不等于越饿越好。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过程中会感到饥饿难耐,甚至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可见“饿”也是要有原则的。
首先,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前两天因饮食控制出现“饿”是正常的,因为人体从以前的饮食习惯过渡到控制饮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患者心理上必须克服。
其次,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把握度,不能饿得太厉害。一般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饮食量要根据体重和体力消耗来计算。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须摄入30—35千卡的热量;中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5—40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40—45千卡。
再次,蛋白质的摄入还要根据肾功能适当增减。肾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蛋白质0.6—0.8克。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最后,饿也不必强忍,少吃多餐也可以解决“饿”的问题。建议患者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一两小时再少量加餐,这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打胰岛素的病人效果最佳,既能解决“饿”的问题,又避免了餐后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困境。
科学的自我管理是关键
在饮食控制上,很多人要么是忌口过严,什么都不敢吃,要么就满不在乎,什么都敢吃,这两做法对血糖的稳定都是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所有的五谷杂粮、蔬菜、鱼肉奶蛋都能吃,但要控制摄入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凡增加一种食物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忌食油炸、油煎食物,限盐,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严格戒烟戒酒。
郭晓蕙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三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50%—60%,主要来源为米饭、面包、馒头、面条、玉米等主食。蛋白质是维持生命和组成机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应占全天总热量的15%—20%,主要来源为瘦肉、鱼虾、蛋白、乳制品、豆类等食物。脂肪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应限量摄入,占全天总热量的25%—30%,主要来源为动物脂肪、烹调用油、坚果等食物。
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时候是可以食用水果的,但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量内。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这样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有: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香蕉、红枣、荔枝、柿子等都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积极防治别忘了定期筛查
糖尿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8—12年,再加上老年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一般不明显,所以很多老年人易漏诊糖尿病。据文献报道,大约70%的糖尿病人过去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是通过体检或糖尿病调查中发现的。还有的老年糖尿病人体重下降十分明显,却误为胃肠道疾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而漏诊。
不少老年糖尿病都是在出现视力下降等并发症或者是因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急诊住院时发现糖尿病的。这使许多老年糖尿病人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良机。因此,老年糖尿病的防治,首先得从定期健康检查做起。
杨文英教授提醒老年朋友,预防糖尿病首先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肥胖,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患病机会;其次,有家族病史应该定期查血糖,尤其是身体肥胖者更是如此。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必不可少。自我监测是减缓和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血糖监测时间为:血糖水平很高者,有低血糖风险者需餐前检测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仍不饿能达到治疗目标者应在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胰岛素治疗者,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治疗者需在睡前血糖检测;胰岛素治疗已接近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需夜间血糖检测;出现低血糖症状及剧烈运动前后应及时检测血糖。
老年朋友要重视身体的健康检查,如果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也不要抱侥幸心理,应该及时到医院排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使病情得到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预防妊娠糖尿病须少吃精加工食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糖尿病人控制饮食就是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