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衣食住行进一步改善,人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年轻人用电脑电视打发时间,许多老年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无所适从,被社会的生活规则,拒之门外。在这种衣食无忧,快节奏的变化中,老人似乎成为社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旁观者。饱受艰苦岁月的老人,到老了,被社会物质文明宠着,无所事事,不像过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即使上了年纪,也要农耕劳作,奋斗在生产一线,有做不完的事儿。
如今,已不是战天斗地,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老年人,一定要适应社会的转型,由谋求物质上的富足到精神上富足。这样,由体力劳动向情趣活动转型,以达到有事儿做。
俗话说“人有事做不易老”。老年人从心理上不要放弃自己,努力结合自己的实际,顺应社会的形势,为自己找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高雅文明之事。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将年轻时的老本儿发扬光大。邻居老王大伯半生在政府机关做秘书,退休后,利用自身优势,加入了当地的秘书协会。在协会里,他发挥余热,经常写一些反映老年生活的稿子,见诸报端。他还利用过去的人脉,宣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呼吁社会关注老年公益活动。他还举办有关文秘写作讲座,为年轻人提供自己一生积累的文秘经验。我所在单位的部分退休员工,自发成立绿色环保组织,捡拾垃圾,宣传素食,参加公益活动,爱护花草树木。今年雾霾天气,更是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建议子女朋友亲戚少开车,绿色出行。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没事找事做的,不乏其人。有上老年大学的,有参加书画班的,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矍铄。
退而不休,是老年人长寿的一大秘诀。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一旦停下来,很容易陷入被社会抛弃的心理,陷入抑郁孤独的状态。人是群体性的高等动物,在群体里为公共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时,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老年人也不例外。人老心不老,老年人找事儿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条通道,也是老年人连接社会的通道。老年人通过做事儿,使自己在融入社会的同时,保持了心理上的年轻,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如此,才能身心健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