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郭老师不慎摔倒,导致骨折,肩胛骨有裂痕。骨折后的几天,郭老师一直在床上躺着,也不敢运动。因为动一动就疼。医生检查分析,郭老师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症,要当心再次骨折。
户外运动+晒太阳,廉价的补钙方法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量在逐渐流失,骨质疏松症也就随之而来。为减少发生骨折等意外的可能性,老年人应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防范骨质疏松症的加重。
为了减轻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除了每天摄入足够量的钙外,还要保证钙能被吸收并使钙在骨中沉积。钙吸收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动物肝脏、小虾等),二是晒太阳,冬天每天只要让外露的面部、手部晒15~20分钟,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量就可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了。
医生说,对于像郭老师这样卧床不起及很少运动的人,他们即使每天获得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此,长期坐着或卧床少动的人,应在家人的帮助下,多做一些关节的运动,以利于钙在骨中沉积。
防止肌肉萎缩 老人骨折要运动
首先,尽量坐起来,坐着就比躺着强。可以活动手指和手腕,让肌肉收缩、舒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其次,逐渐练习在室内床边走动,再过渡到室外走动,有了充足的运动,营养充分才利于疾病好转。
许多老人骨折后卧床时间太长,极少活动,骨折部位愈合后,红肿未消,这是因为受伤部位固定住后,血液循环状况不好造成的。更有一些老人,骨折那一侧肢体很少活动,造成关节僵硬,很难再恢复到正常姿态。因此,要适量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固定期骨折病人如何活动
骨折患者在骨折固定期间能动的部位要多动,比如一个左侧胫骨骨折的病人,在胫骨固定期间,他的双上肢、右侧下肢都应该多运动,而左下肢在不引起疼痛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多运动脚趾、脚踝,以及大腿及髋区的肌肉做静止性的肌肉收缩。患肢抬高(抬高肢体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也是有助于肿胀消退的有力手段。
其他许多物理治疗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有热疗作用的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治疗等。
老人步履蹒跚提防肌肉衰减征 上一篇 | 下一篇 吃不对,老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