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常感到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以为这是衰老的缘故,实际上这是“高黏稠血栓”的征兆。 |
人的血液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涓涓淌流的小溪。一旦血液过于黏稠,流速必然减慢,大量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造成各器官供氧不足,便出现上述症状。更值得注意的是,血流速度变慢,引起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脂质块脱落,与衰老的脱落细胞、细胞碎屑聚集黏附,容易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好比在血管内埋下定时炸弹,当其增大或突然进入一根口径较小的动脉时,就会阻塞血管,使依赖该血管供血的组织缺血与坏死,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死或栓塞性脉管炎等病。
关注血黏度升高的信号
血黏度升高的早期常有的几种信号: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2)午饭后犯困。正常的健康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困倦,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3)蹲着干活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蹲着干活气短。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
(4)阵发性视力模糊。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老年人如发生上述几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作血液黏稠度测定。
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药物疗法,一种是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
一是饮食的调配要合理: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食之过多,可加重血液黏稠度,因此应少吃、不吃;晚餐不宜吃荤腥厚腻食物;少吃甜食,平时尽量吃清淡食物,粗细搭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食用以下具有能稀释血液的食物: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具有类似阿斯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如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等;具降脂作用的食物,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马齿苋、核桃、玉米、芝麻、苹果、猕猴桃等。
二是多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早晨起床前,每餐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均应饮一两杯(约2000毫升)白开水,其张力、密度、生物活性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度,保持血液循环的顺畅。
三是锻炼身体:散步、慢跑、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如坚持进行,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于体内脂类的代谢。
药物治疗:根据引起血液黏度升高的不同因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者,可用三磷酸腺苷、己酮可可碱;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可选用蝮蛇抗栓酶、尿激酶;血脂升高可采用月见草油、多烯康等;血小板聚集增高者,目前多用阿斯匹林、藻酸双脂钠。
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许多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黏度作用,目前常用的有丹参、川芎、益母草、郁金、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水蛭、葛根等。
另外,也可采用血液稀释疗法:将患者血液抽出适当数量,然后输入等量血浆或其他液体(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使患者血容量不降低,而使细胞比积降低,以达到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本法适用于红细胞比积增加的患者,如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心病等的患者。
饮了空腹茶当心疾病身上爬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人更要“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