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养生指导
呼吸、喝水、吃饭和走路都有最佳节奏
发布时间:2012-01-30      来源:

喝水要慢:太快伤心脏

喝水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你知道吗?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时,心脏此时也承受着不小的负担。

这是因为,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对老人或心脏不好的人来说,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提醒,喝水时应特别注意喝的频率和量。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也会比平时快些,不应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

【最佳节奏】跟着心跳喝。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间隔为20-30分钟,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运动后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上班族每工作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携带水杯,稍觉口渴就喝;老人则应在家定个喝水时间表,不妨上个闹钟,至少每小时提醒一次,每次喝几口水。

走路要快:快走提高免疫力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下“慢进键”,有些动作快点反而更好。

美国匹茨堡大学研究人员对3.4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结合个人病史、吸烟和血压等情况,走路速度大体可以预测老年人的剩余寿命。一般来说,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达到70-75岁,步伐超过1米/秒的老人寿命可超过75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陆一帆认为,走路速度和身体机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反过来说,长期有规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如减缓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让他们显得更年轻。

【最佳节奏】每分钟120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走路频率会逐步下降,步幅也会变小。年轻人一般7-10分钟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走1公里就需要10分钟以上了。陆一帆提醒,老年人尽管步履蹒跚,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是应该尽量把步子放快一点。日本东京保健体育教授波多野则建议,快速步行时间一般要持续半小时左右,速度以每分钟120步左右为宜。步行时,身体要略微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后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教你六招应对“节后综合症”  上一篇 | 下一篇  节后调节健康“三个一”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