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四季防病
夏季小心细菌大闹肠道
发布时间:2011-06-07      来源:广州日报

  每年的7月~9月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今年发生在欧洲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再次为人们敲响警钟。吃坏肚子,轻则腹绞痛,重则上吐下泻,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要人性命。

  专家指出,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致病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避免得病首先要从饮食卫生入手,注意食物在制作、保存过程中不被污染,不吃可疑不洁食物。腹泻后则要注意饮食调理,别让受损的肠胃雪上加霜。

  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鸣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梁骏华、卢玲玲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更青睐老人和儿童

  大肠杆菌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但也有少数害群之马,例如这次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梁骏华医生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称为志贺样毒素或类志贺毒素,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腹部绞痛、腹泻、发烧、呕吐,可发展为血便。它的危害在于可引发肠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死率为3%~5%。

  梁骏华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人体内潜伏期为3~8天,大多数人感染3~4天即发病,10天内康复,但约有十分之一的感染者腹泻几天后继发少尿或无尿的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病情发展为严重的溶血尿毒综合征。

  隐性感染者可传播病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动物源性的细菌,主要宿主为家禽和反刍动物,尤其是牛。人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就会感染得病,并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在人之间传播。研究发现,感染这种病菌后,有些人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具有传播病菌、感染他人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隐性感染者”。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卢玲玲医生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成人排泄物中存在约一周时间,而在儿童患者的粪便中存在时间更长,因而更具有传播风险。

  人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普遍缺少防御能力,但老人和儿童更受其“青睐”,尤其是1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因此要特别注意防范。

  这些病菌也可导致肠道病

  沙门氏菌感染:

  可形成慢性带菌

  在夏季常见食物中毒的致病细菌中,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鸣副主任医师指出,患者食用遭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会出现腹部绞痛,通常排便后会有所缓解,严重者会出现发热等症状。

  其中,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可引发伤寒、副伤寒,主要侵袭儿童和青壮年,多发于夏秋季。病人和带菌者的大小便中带有伤寒杆菌,通过水以及食物、手、苍蝇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沙门氏菌平均潜伏期是12~14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专家指出,伤寒、副伤寒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容易形成慢性带菌者,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

  痢疾杆菌感染:

  发热、腹泻、腹痛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病,由痢疾杆菌引发,症状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需要注意的是,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容易发生急性中毒性菌痢,表现为突然高热、发热、腹泻、腹痛、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霍乱弧菌感染:

  腹泻呕吐,大便像淘米水

  霍乱弧菌可导致霍乱、副霍乱等烈性肠道传染病,死亡率极高。人感染霍乱弧菌后,潜伏期可由数小时至5日,以1~2日为最常见。多数患者起病急猛,起初突然腹泻,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大便非常频繁,表现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严重者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进入脱水虚脱期,表现为四肢冰凉、肌肉痉挛或抽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端午草药香 入膳可防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制“防暑降温茶”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