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亲子教育
做事总考虑得失,问题在家长
发布时间:2013-05-13      来源:

    小丽今年13岁,同学们选她当劳动委员,她回到家又哭又闹,说是劳动委员被人看不起,天天吃灰,回家迟,耽误学习。

    做事之前总是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是一种缺少责任感的表现。责任感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和取得事业成功的人格品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在丧失这种基本素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要想孩子在做事时不畏惧,不逃避,自己平时做事就应该坚决果断,尤其不能一遇到事情就患得患失,畏缩不前。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有责任心的形象,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前文提到的小丽妈妈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一个商人,凡事她都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利可图,就是在孩子面前也不回避。有几次,她还给我抱怨自己的女儿自私,从来只考虑自己。这样的一种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想要教育孩子在做事时不以得失为衡量的标准,我们自己就应该心中有爱,关心他人。我们没有必要刻意教育,但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自私自利是一种为人唾弃的行径,我们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只考虑自己,而忽视他人和集体。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懂得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池莉的女儿亦池去校外参加军训,床铺不够,学生们纷纷抢床铺,亦池却主动睡了地铺。军训期间许多同学打电话给家长,还有的干脆半途而废;而亦池出过敏斑疹,脸上也晒脱了皮,闹了肚子也没有叫一声苦和累。如果要论得失,这样的困境,许多家长看了或许都会伸一只手,但是池莉没有做,她的女儿也没有说,是她们不懂得与失吗?显然不是。教育孩子面对得失,就应该让孩子独自承担,不论孩子有什么得与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就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孩子做事为什么总是考虑个人得失?关键就在于家长。一个家长对家庭、对社会的态度如何,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表现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没有责任感,凡事斤斤计较的父母,他们就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分享到:

蹲下来,倾听孩子心声  上一篇 | 下一篇  从孩子的身体语言说起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