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已婚育女性患有盆底疾病
有一些女性不敢大笑、不敢大跳、不敢大声咳嗽、不敢爬楼梯,甚至不敢与别人接近,因为她们有难言之隐——尿失禁。尿失禁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简称盆底疾病),盆底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即容易出现“尿裤子”的情况)、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等。分娩之后的女性是该病的重点“攻击”对象。
盆底疾病给女性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让不少人在与人交往时出现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和社交生活。在我国,近三成已婚育女性患有盆底疾病,然而大多数人却羞于就医,有些人还误认为这是女人必须忍受的一道关口,于是默默忍受着此病带来的痛苦。
为何分娩之后的女性易患此病?
通俗地讲,女性的盆底就像一张可以自我调节的“吊床”。子宫、阴道等器官就是吊床上的重物,盆底肌肉就是吊床的绳子,它可以依靠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张力。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盆底肌肉变得松弛和塌陷,导致盆底功能障碍,使女性容易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能及时恢复,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郑州市二院盆底检查治疗中心王大琤主任说,对松弛和塌陷的盆底进行修复和重建,加固盆底的支撑力,就能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产后42天及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从哪些细节发现盆底疾病?
不少人认为,出现盆底疾病是年龄增长的必然结果,还有些人认为这样的症状难以启齿,于是不敢就医。其实,这是她们对盆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淡薄。盆底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等)。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抬重物、跑步等时会有尿液溢出,严重者站立时即出现尿液溢出。
而盆腔器官脱垂,轻度患者一般没有不适感;中度以上患者可能有下腹部或腰骶部下坠感,及阴道内脱出肿物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重度患者可有排尿、排便困难,另外,脱垂而出的宫颈、阴道壁等长期与衣物摩擦,可出现溃疡伴感染,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女性健康美丽4部曲 上一篇 | 下一篇 女性新陈代谢缓慢容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