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因新知
发布时间:2010-12-31      来源:

  由于分子遗传技术、神经生化、生理、精神药理学,CT、MRI、PET等脑影相技术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新理论新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从临床现象学水平提高到生物分子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本质的认识得以逐步深入。

  许多基础研究中的新发现应用于解释分裂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假设。如:分子遗传理论、神经生化假说、大脑病理和结构改变和神经发育异常假说。

  近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6、8、22的基因位点。特别是蛋白融合-降解1型在神经嵴的胚胎组织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分子表达作用,可导致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一些常染色体优势综合征。患此种综合征的病人常出现涉及心脏、甲状腺和颅面骨发育的先天性异常,同时产生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高危险度。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主要研究方向:

  (1)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而是数个基因或数个基因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参与神经发育的一组基因,及几种对发育产生影响的因素,会造成在成年期患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3)研究易感范围。

  一、生化病因

  1.多巴胺假说:这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支持这一假说。多巴胺神经起源于两个中脑神经核:

  (1)黑质纹状体通路起源于黑质,终止于纹状体,调节运动性行为、认知和感觉系统;

  (2)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起源于腹前盖区,终止于边缘和皮质,影响认知、动机和奖励系统。

  近来关于在纹状体处DA释放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区域的细胞外的DA浓度较正常人群为高。有的研究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DA受体敏感性增高,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但这一研究目前只有间接的证据支持。

  2.5-羟色胺假说:5-羟色胺(5-HT)神经源于中脑被盖核和中缝核,这两个核投射到皮质、纹状体、海马和其它边缘系统区域。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假说认为脑内5-HT能活动过度导致疾病。

  3.谷氨酸假说:有许多研究报告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功能降低,而谷氨酸能活性的降低是由于谷氨酸受体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含量下降所致。另外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即phencyclidine(PCP),在正常人群及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均可引起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损害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阻断苯环己哌啶即phencyclidine(PCP)的某些临床作用,所以可改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损害症状。

  4.神经发育假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在未达到成年期前的各个阶段发生了神经环路的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的出现。

  (1)产科并发症(大出血、缺氧、局部缺血性损伤):有研究发现,产科并发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患有产科并发症者其子嗣患精神分裂症的以男性居多,且发病早,病程迁延。近期研究:早产、出生时低体重、宫内病毒感染、围产期缺氧-缺血性损伤等产科风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间存在一定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精神分裂与遗传关系密切  上一篇 |下一篇  精神分裂症与异常脑细胞有关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