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所
乐观者会正确看待不幸
发布时间:2014-12-05      来源:

    受访专家:邓波,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硕士,师范院校教师,资深心理咨询师

    引子: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成年人的生存压力、工作压力如影随形,焦虑普遍存在。如何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幸福的奥秘是什么?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这不仅是普通人关心的话题,也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代最受欢迎的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让我们跟随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先生一起,学习乐观,学习幸福。

    抑郁,你能直面它吗?

    □记者 刘永生 
   

   “以前不会担心的事,现在令我忧心。”“不想吃东西,胃口很差。”“即使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也无法摆脱低落的情绪。”“我觉得我没别人那么好。”“我觉得截止到目前,我的一生都是失败的。”仔细想想,我们是否曾经产生过这些想法。如果有了这些想法,这个人离乐观的状态就越来越远,离抑郁症就很近了。其实,上面的问题,既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抑郁症量表里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测量一个人抑郁的程度。

    不少人,甚至是医务人员称抑郁症为“心理感冒”,然而,在当前社会中,抑郁这场“感冒”发生的机会已经远远大于真正的感冒。抑郁人群不在少数,抑郁症患者数目还在逐渐增加,但敢于承认抑郁的人很少,真正去求医的更少。 

    抑郁症与艾滋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病。人们对艾滋病深怀恐惧,但对抑郁症却迟钝、不觉察。

    其实,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已经夺去了跟死于艾滋病一样多的生命,而且自杀的流行范围远比艾滋病更广泛。现在,严重抑郁症的人数比50年前多了10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发病期比上一代人提早了10年。

    中国究竟有多少抑郁症患者?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2009年研究中国地区精神疾患状况的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排名第一,人数预计达到6100万,第二位为焦虑障碍。 

    治疗的困境:疗效仅有65%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不容乐观。有心理学家比较过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粗略来看,所有这些治疗大约有65%的疗效。

    以抑郁症为例,治疗抑郁有两种方法,即认知治疗与精神性药物治疗,考查各种治疗方法之后发现,总的缓解率大约只有65%,这其中还有45%~55%的安慰剂效应,这意味着治疗的实际净效果仅在10%~20%之间。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的效果都很小,或者只能达到一半呢?为什么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的治疗会在65%这个关口徘徊呢?是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出现偏差了吗?    

    乐观者并非永远不悲观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要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弊病,他说,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也就是说,过去的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马丁·塞利格曼希望矫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他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感,谁能够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

    马丁·塞利格曼做过许多严谨的科学实验,他从实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悲观和无助感是学习得来的,希望与乐观同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这位心理学大师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大小不幸,杜绝悲观念头,走出心灵的阴霾,去发现另一片明亮的天空。

    由此我们知道,乐观者并非永远不悲观、不烦恼,只是他们有办法从无助感中走出,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环境,以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分享到:

 上一篇 | 下一篇  催眠是更高级的心理治疗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