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意向法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意义治疗”的实践中发明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弗兰克尔认为: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事情的出现。许多情况下,失调行为的产生是由于我们过分害怕某些令人恐惧的事物,如即将到来的重要演讲、不熟悉的社交场所等。当自己越是担心将要处于这样焦虑的处境中,那么自己就会越来越焦虑,这样一来,便陷入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很多时候,我们会极力摆脱、回避所恐惧的处境,结果却被反反复复的担心所压倒,毕竟我们确实很难回避。当我们处于不得不面对的那一刻时,便完全丧失了应对能力。
矛盾意向法,提倡我们可以努力地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最害怕做的事情,或去“期待”这些事情发生,把对处境的焦虑用相反的愿望来替代,从而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常的活动中来。比如,失眠症患者往往过多关注于“我如果睡不着怎么办”或者强迫自己“一定得赶快睡着”(摆脱、回避“失眠”),这种过度的期待就是产生于对“不能入睡”的预期性焦虑中,因此用“不要入睡”、尽可能晚点儿上床睡觉的矛盾意向来代替“要入睡”的意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的症状。因此,睡不着?试试矛盾意向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