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震后心理救援9法
发布时间:2013-05-02 10:49     来源:君健网

  突如其来的四川雅安地震过去几天了,伤残、亲人离去、缺衣少食等会给灾民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正确处理各种心理问题是灾后救援的头等大事。

  祖国医学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动心者五脏六腑皆摇。”意思是说,情感刺激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变化,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心理因素虽可致病,但也可预防及治疗疾病。心理医生救助的对象是人而不单纯是病,必须以医患双方感受为前提,方能谈得上治病治心。笔者在此介绍九种方法供灾区心理救援参考。

  倾听

  心理医生应该耐心地倾听灾民的倾诉,对其给予感情上的关注。引导灾民把心中的苦闷讲出来,让他们压抑、忧郁、烦恼的感情得到渲泄。然后,根据他们的职业、文化、性格等情况,把病因、预后、饮食、休息、治疗和预防等问题,以婉转和同情的态度说出来,体贴耐心地、循循善诱地进行劝导,有时还须要反复解释。这样才能帮助病人建立对心理医生的信任,加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焦虑情绪,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

  理解

  病人需要被人理解,医生应通过与灾民交谈,采取将心比心的态度,体会灾民的痛苦和情志,让灾民感受到心理医生对他的理解。患者灾后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尊心下降、自卑感强烈,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易多疑,稍有一点挫折就怀疑别人是不是讨厌自己。这种无中生有的多疑甚至会造成其家人“不知如何办才好”的局面,急需心理医生的帮助。

  解答与指导

  解答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解答与指导时,应照顾到灾民的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条件。解答和指导要实事求是,在谈话中指导他们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和树立感恩的思想;向治疗中的灾民讲述已有众多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开始积极乐观生活,并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商讨

  应把治疗视为灾民与心理医生双方的事,需要真诚合作才能完成整个治疗计划。这要求心理医生有人格平等的精神,采取平等待人的协商态度,并根据病情的需要,通过诊察分析灾民的心理和行为,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疾病的危害,使灾民重视疾病,树立认真接受治疗的态度,并指导灾民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心理医生治疗。

  鼓励和保证

  灾民除了病痛外,还要面对连续不断的余震,缺乏安全感。此时,心理医生应安慰和鼓励灾民,通过指导、劝说、安慰、保证以疏泄感情,使患者发泄心中委屈,从而消除灾民的焦虑、紧张、恐惧,给灾民提供心理支持。还可向灾民解释、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康复的实施、康复训练的建立,分析病因病机,疫情的防控知识,这能解除灾民的疑虑,增强其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身心健康。

  暗示

  对于有心理疾患的灾民,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起到重要作用。以往救灾中就已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暗示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暗示又具有明显的双向作用,它既可以使病情好转,也可以使病情恶化。因此,心理医生应当高度重视暗示的积极作用,鼓励灾民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注意提高积极暗示语言的技巧。医生言谈须有度,重点突出,热情质朴,绝对不能为了显示专业才华而着意渲染病情或故意贬低他人。在心理救援中,灾民往往把医务人员的语言、表情当作自身疾患的一面镜子,他们十分认真地对待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安慰和战胜疾病的力量。

  建议

  建议是实现对灾民心理干预的重要步骤。在建议中应注意纠正病人的不良认知,塑造良性性格,掌握针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应对方式,培养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这里不妨举出大家熟悉的例子,建议他们学习身残志不残的英雄,人家在残奥会上照样能拿冠军的。当然在处理措施中,还应包括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后两者的应用价值有时也非常重要。

  改变认知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存在于个体人格态度体系中的不良认知与各类心理疾患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认知疗法是要改变灾民们非理性的观念和认知方式,然后对这些不良认知进行质疑并与之辩论,最后以理性的认知取代不良认知。在这一阶段,心理医生要帮助灾民达到以下五个方面的领悟:

  一要让灾民认识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运转都是基于科学规律的,绝不是偶然发生的或基于某种神秘力量产生的,人类的情绪和行为也不例外。

  二要让灾民领悟到,人的观念、信念、价值观在引发情绪及行为反应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要帮助灾民认识到,引起自身症状并使其持续的原因,寻找自身的非理性信念。

  四要帮助灾民领悟到,每一种观点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假设,都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检验的方法探讨其真实性。

  五要帮助灾民领悟到,如果某些信念是非理性的,则完全可以放弃它,以理性的信念代替它。

  自我调节

  人具有高度自我调节、自我维持甚至自我完善的系统。可指导灾民学会气功静默疗法,借意念为先导,有意识地松驰肌体,宁静思想、稳定情绪、调整呼吸,达到自我调控心理、生理活动,来纠正心身失调。科学工作者发现人们可以“教育自己的内脏”。也就是说,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训练,能做到用意志来控制内脏器官的功能,以对抗心理疾患所造成的生理功能紊乱。

分享到:

学会给心理排毒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有工作枯竭感吗?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