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警惕谣言像病毒一般传播
发布时间:2012-09-28 11:28     来源:君健网

    “碘盐防辐射”、“吃地菜中毒”……这些谣言谎话借助网络等渠道的传播,曾经误导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给群众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有些荒谬的谣言会四处传播呢?

    ●滋生于焦虑

    那么这些荒唐的谣言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呢?恐惧,恐惧滋生谣言。一个群体的焦虑感越集中,人们就越有可能开始制造谣言。谣言专家解释说,人们散播谣言主要是想把那些吓人而又不确定的情况搞清楚。人们交换彼此所知的信息,即便那些话荒唐得可笑,还是能舒缓我们的不安情绪,至少可以让我们觉得自己知道出了什么事。

    谣言中很少有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因为我们天生就更倾向于传播负面消息。“我们人类往往更重视负面信息,”心理学教授海伦·哈顿说,“这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如何躲开猛虎的知识要比发现一片野花地的新闻重要得多。”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娱乐新闻,你肯定知道有报道称著名歌星玛利亚·凯利说过“我希望像非洲难民那样苗条。”但你相信她真的会说出这种话吗?

    当然这都是好事者编出来的,却像病毒一般四处传播。原因很简单:这个段子的料够生动够劲爆,但是又不会太夸张太牵强,不会令人怀疑她是否真的说过这些话。

    简言之,我们很容易相信类似的谣言。专家解释说“此类谣言能够避开我们心理雷达的监测,因为它恰好是我们已经相信的,或者愿意相信的东西。”

    ●传谣言要靠轻信之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国外一糖果公司开发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儿童泡泡糖。可是孩子们却想:它怎么能这么软呢?里面一定有蜘蛛卵。顽童的胡乱猜测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很快纽约地区“远超半数”的儿童都知道了这则谣言。

    轻信之人是谣言传播的中坚力量。孩子们几乎愿意相信任何事情,于是类似的谣言在校园里传播得非常猖獗。这条定律同样也适用于轻信的成年人,他们才是谣言真正的推手。

    ●听谣千遍,假也成真

    谣言传播专家马克·佩佐认为,你听到的谣言次数越多,你就越会相信,哪怕是同一个人跟你反复说同一件事。

    此外,重复某条谣言会让人们觉得它的来源很可靠。斯坦福大学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向参与实验的被试重复散布一条“百事可乐罐子上有老鼠尿”的谣言,被试听到谣言次数越多,就越认为消息可能来源于权威刊物,而不是专门报道八卦新闻的娱乐杂志。

    ●谣言应时而生

    每年时令水果或海产上市时一些谣言就会死灰复燃,换汤不换药,当某个话题正是人们考虑的热点时,谣言迎来了急速传播的大好机会。专家指出:“信息的内容要和传播者的目标相符合,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喜欢听名人的丑闻

    只要某人的名气和受追捧程度达到了一个特定的限度,谣言制造机就自动开始工作了。而且明星越漂亮、越成功,与之相关的谣言就越恶心、越离谱。

    为什么关于名人的谣言会传播得广泛而且“经久不衰”呢?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心理。“人们会传播那些他们赞同的谣言,故事里会有一些他们认同的内容,或者是他们希望会发生的事情。”专家说。

    ●希望引起别人关注

    有时候传谣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一些不同寻常的段子只是为了建立巩固人际关系或者是炫耀自己,我们并不一定就相信这些故事。

    谣言止于智者,要制止谣言的大肆传播,就必须增强国民的文化知识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分享到:

幸福总是转瞬即逝  上一篇 | 下一篇  专家称玩手机上瘾极端者或致抑郁症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