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家庭医生 > 家庭护理
一吃饭就耳痛?“中间神经”作祟!
发布时间:2011-07-18      来源:广州日报
    吃饭、讲话大声时耳根剧烈疼痛,可能是中间神经在作祟!记者昨天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获悉,该院近日为一位耳根时常剧痛的患者全身埋了30多处电极,找出纤细如发丝般的中间神经并切断。目前患者告别疼痛,即将出院。

  一日三餐 耳根剧痛

  今年54岁的邱先生是湖南衡阳人。从今年年初起,他在吃饭或大声说话时,经常感到耳根突然犹如刀割般剧烈疼痛。“疼痛很短暂,但是一天要痛三四次。”邱先生说,家人起初以为是耳朵发炎,但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后,邱先生一度被怀疑是食咽神经和三叉神经痛,吃了不少药,但疼痛依然不能缓解。今年7月,邱先生来到广州求医。

  “邱先生疼痛的位置是耳根深处,经验判断是中间神经掌管的‘地盘’。”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勇主任介绍,中间神经因其位于听神经与面神经运动支干之间而得名,是面神经很小的一个分支,主要控制外耳深部皮肤的感觉,当人在吃饭或大声说话的时候,由于肌肉的牵拉而波及了耳根深部的神经,因此造成中间神经痛。

  神经太纤细 影像检查“隐形”

  在药物治疗无好转的情况下,医生建议采取开颅手术,将肇事的神经切断,从而阻断疼痛。为了准确定位中间神经,医生给他做了加强的核磁共振薄层扫描,但是问题来了——由于中间神经非常纤细,在影像中不能准确定位,所以只能在手术中查找。

  张勇介绍说,为避免误伤其他神经导致面瘫,必须精确地找到“闯祸”的神经。通常的做法是在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也就是在各个神经支配的各个部位埋入电极,如果神经在术中受到刺激,这个电极就会将大脑的信号传到仪器中,从而指导手术。

  然而,中间神经太特别了。“它控制的外耳深部一是不能插入正负两个电极,二是手术中还要被用来监测听神经的功能,所以,我们只能采取‘迂回’筛查的方法。”张勇说,也就是通过监测其他周围神经控制的部位有无异常,将中间神经“孤立”出来,从而准确定位。

  全身埋30多处电极

  手术前,医生在患者的手、脚、面部等不同部位埋入30多处电极,用来监测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影响。在手术中,医生在听神经与面神经之间挑出了一条直径0.1毫米的神经纤维,然后在三个神经之间用绝缘体垫片隔离开来,单独用0.1毫安的电流刺激它。如果所有被监测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部位都没有电信号,就证明找对了“祸首”。

  经过重复刺激,中间神经终于被揪了出来。医生随即对中间神经进行切除,术后,邱先生恢复良好,吃饭时候疼痛感消失了。

  中间神经痛有“扳机点”

  “中间神经痛容易被人误当成三叉神经痛或者食咽神经痛。”张勇说,这种病一般表现为在外耳道深部的、突发的、短暂的刀割样剧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疱疹病毒感染。“中间神经痛的特点是,通常在外耳道后壁有固定的‘扳机点’,当患者吃饭或者有其他张口动作牵拉这个‘扳机点’,疼痛就会被激发。”

  张勇建议,如果出现突发耳痛,可先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如果检查提示正常,则转入神经科,看看是否属于神经作怪。

分享到:

专家提醒手指麻木或暗藏五类疾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夏季“三伏贴”使用的注意事项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