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家庭医生 > 家庭护理
四招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
发布时间:2011-07-08      来源:大河健康报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教授 林丽珠

  放、化疗是很多癌症患者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但在放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消化道不适、贫血、皮肤瘙痒等,如何克服呢?

  第一招:耳穴压豆减轻消化道反应

  由于人体消化道黏膜细嫩,增长较快,放、化疗在杀灭增生较快肿瘤的同时,往往也刺激胃肠道上皮,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口腔黏膜溃疡等。这种反应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各有不同。

  专家支招:除常规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呕药外,还可选择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脾、胃、食道、交感、大肠、肾上腺等耳朵上的穴位来缓解。一般是单耳操作,两耳交替,一个疗程5~7天。医护人员在患者耳穴上贴压后,患者平时可自行按压,以增强刺激作用,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经济,患者耐受性也较高。

  第二招:食疗防放、化疗骨髓抑制

  人体中骨髓细胞属于增生较快的一类细胞,放、化疗杀灭增生较快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误杀这类细胞,并由此导致贫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等一系列症状,病人则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感染发热、慢性出血等,即产生所谓的骨髓抑制。这类副作用在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时相对较常见,且随着疗程的增加发生率也可能逐渐增大,可影响治疗进程,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支招:骨髓抑制属于中医所讲的脾肾亏虚范畴,临床重在预防,放、化疗前应严格把握放、化疗的适应证,治疗后及时复查血常规,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及时应用促进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生成的药物,必要时需要输血治疗。病人除了及时同医生做好沟通,服从医生的安排之外,治疗时也可以使用健脾补肾、补气生血的食物或食疗进行辅助,如阿胶、大枣、花胶、花生衣、黄精、枸杞、五指毛桃、黄芪、党参、何首乌、熟地黄等;治疗期间,采用上述这些食疗药物煲汤食用,也可减少骨髓抑制发生的几率。

  第三招:益气养阴防干燥综合征

  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后常出现口干、口渴、皮肤干燥、瘙痒、饮食无味等或食物稍干硬就难以吞咽等干燥综合征表现,多见于头颈部及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这些症状较折磨人,且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让不少病人怀疑放疗的作用,甚至拒绝继续放疗。

  专家支招:放疗引起的“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火邪”、“热毒”范畴,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的药物来调理。若觉得饮不解渴,不要局限于光喝白开水或矿泉水,还可以选择沙参、麦冬、天冬、石斛、菊花、西洋参等泡水当茶喝,或饮用西瓜汁、木瓜汁、橙汁、梨汁、苹果汁等水果汁,少量频服。对于皮肤干燥或有灼热感的病人,沐浴时不要用力搓洗,尽量少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沐浴露,也可选用大飞扬、马齿苋、徐长卿、薄荷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汤进行清洗。

  第四招:外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绝大多数的化疗药物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和色素沉着,甚至出现皮肤溃疡、静脉血栓等。少数病人有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症状。

  专家支招:化疗引起的静脉炎重在预防,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深静脉置管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静脉炎需要及时处理。化疗时,病人要听从医务人员的劝告,尽量减少输液的肢体的活动,防止药物的外渗。补液后也可以用生马铃薯片、冷毛巾、生姜片、香蕉皮、苹果皮等外敷静脉输液处,有条件者也可用硫酸镁、双柏散等药物外敷。

分享到:

腹泻不止 当心肾脏遭殃  上一篇 | 下一篇  颈椎保养三步曲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