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老张,62岁,退休前曾是单位里的主要负责人。退休后,曾被单位返聘一段时间继续担任部门负责工作。去年老张彻底告别了单位,回到家里养老。起初在儿女的劝说下,他曾到公园老年人较多的地方转了几天,但是很快就不再出门了,整天闷在家中,不与别人来往。渐渐地,儿女们发现,父亲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爱生气、爱唠叨,对一些社会现象经常看不惯,愤愤不平;每次到原单位办事回来后,他还常常唠叨:“要是我当领导,肯定不会这样……”尤其是到了年节,来登门看望老张的人明显少了,老张更是满腹感慨,情绪低落。儿女们不知该如何劝慰父亲,于是向心理医生求助。
案例2:李阿姨,58岁。退休前在单位里任处长,是个女强人。退休后,李阿姨情绪低落,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疾病。儿女领她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检查结果却是很健康。在医生的提示下,儿女求助于心理医生。
专家点评:聪明的儿女应满足老年人“被需要”的需要
孙睿熙介绍说,这两个案例中两位老人在退休前都在单位里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都非常能干、要强。退休后,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肯定会有一些失落,他们一下子没有了“价值感”,这正是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老年人在退休后失去“价值感”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多数老年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这种感受,但相对来说,退休前职位较高、较能干的老人可能失落感会更强一些。这些老年人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于是对衰老、疾病、死亡出现了恐惧,这也正是李阿姨总担心自己患病的原因,当然她这样做也是内心深处高度渴望被关注的一种外在表现。
所以说,聪明的儿女应该学会满足老年人“被需要”的需要,而不是当老人退休后对他说:“啥也不用你呀,你就健健康康、乐乐呵呵的就行了。 ”其实,真正能让老人感到快乐的恰恰是“被需要”的感觉。
当儿女的,不妨平时多与老人沟通,凡事多向老人请教,请他们为自己做指导。有能力的儿女,还可以根据老人的意愿,想办法帮助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寻找可以发挥余热的地方。
作为老年人自身,退休后也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价值观。要知道,父母的健康、开朗、积极的人生态度永远是儿女最好的榜样,你的快乐、阳光才会让儿女感到踏实。
老年人不要经常抠鼻子拔鼻毛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周散步两小时可增强老年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