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最后一课》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心灵指南,这本书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明国以来中国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在毕业典礼上广为传颂的精彩致辞和对大学生的期待。虽然这些话来自于久远的上个世纪,但如今读来仍是振聋发聩,其中的大学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领会,学习。
注重品德与修行
在小学课本中,我们就学到了培根所说的要学会做人,做“真人”。古人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为首。“仁”一直是儒家经典,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正如1930年,校长唐文治在上海交通大学语重心长训词:“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人才,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一等品行”,这也说明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注重修养。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对二十年来每周坚持出诊六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的肯定。大学的最后一课,也是人生的第一课,所以,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的心中都要坚守一些东西,关乎思想和道德,更关乎良心,再踏出校门的那一刻,要知道不一定在未来的若干年后,以自己的荣华富贵来炫耀装点校园,在物欲横流的世风下,一定要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品德。
有梦想别怕痛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小到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想,直到真正明白理想的意义时,才有了人生最坚定的梦想。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小学的课本中就有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971年1月10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对毕业生提出希冀:望各立尔志,急图自新,志不必尽同,亦不必尽信人言,一己所得,未必便和人意,人与亦云,殊非立身之遣。复旦校长也曾说过一个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只能有卑微的人生。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也希望毕业生离校后,看护好激情和理想。人都有梦,有梦就别怕痛,淋雨一直走,是金子就该发光。
经历完高考,带着亲朋的祝福和喜悦的心情,踏入自己向往的高校,大一种种的诱惑让我们迷失,丢了高中学习的充实,甚至丢了理想,学校的我们,没有像社会那样大的竞争力,所以踏出校门的我们,总是面临工作的各种压力,难免垂头丧气,但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可以歇息一下,但是不能告诉自己不行,梦想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走向精彩的未来而不彷徨,相信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仰望星空去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途径,不论在任何时候,一定要坚守这份信仰。
戒躁骄有担当
成长最终的结果是长大,而长大意味着担当,可是在《大学的最后一课》中指出“大学毕业生,恒有因位置太低,薪资微薄,而责任心亦不坚强者,遇事敷衍塞责,苟且偷安,不欲力求进步或志气消沉,渐趋悲观之路或逾越法度,陷入贪污之阱”,世界在变,社会也在变,我们因为这些变化而思考,毕业时的我们想要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但却不想奔波,那时我们应该想想曾经的雄心壮志,想想自己对梦想是否有些许的承担呢?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再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为自己的梦想担当责任,戒躁戒骄,学会承担也是《大学的最后一课》中最重要的一曲。
学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除学业专长和学生的兴趣外,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题中之意,可是毕业生下基层,投身国防,农村支教,仍然供不应求,大学生毕业拒绝去农村工作也是屡见不鲜,而考取公务员成为热门的国考,而在《大学的最后一课》中指出大学生毕业不被重视,是因为自视太高,颇有不可一世的气概,视天下极容易,待人失于谦和,大学生毕业有宁可无辜,亦不欲屈就事者,以为就任小事,仿佛有伤大学生之体面,有失大学生的资格,在学校学习的我们,要成就优秀的自己,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淋雨一直走,是一颗宝石就应该闪烁,有梦就别怕痛,在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之前,所承担的一切,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对成功前的洗礼。“大学的最后一课”,亦是人生的第一课,学会守护激情和梦想,坚守品德,从小事做起,戒骄戒躁,相信总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