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亲子教育
86%单亲孩子存心理障碍
发布时间:2013-01-05      来源:

    一个心理专家说:“我咨询的患者中,离异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可能是因为前几年离婚高峰期后,这些家庭的孩子都已到了青春期,问题就都显现了。”心理咨询师昨日对记者说。“不是所有离异家庭孩子都会有问题,一些家庭处理好了,孩子是会健康成长的,这就需要父母的‘智慧’。”

  一个学校老师接触过太多父母离异子女的咨询,其中有四个案例让她最为心痛,她想提醒离异家长,这四个错误让孩子很受伤,“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就是希望,有相同处境的家长,一定要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她说。

  案例1:母亲常在女儿面前控诉父亲

  结果:女孩拒绝和男孩交往

  女孩五岁时,父母离婚,她跟妈妈一起生活,从此也开始女儿倾听妈妈控诉爸爸的生活。渐渐地,孩子心中有了这样的概念:“男人没有好人。”现在上高中了,拒绝和男孩子交往,“将来我也不会结婚,我就和女朋友好好生活。”女孩说。

  心理老师:要把一个客观的爸爸给孩子,不要把孩子当做情感倾诉的垃圾桶。

  学校老师:妈妈要和女儿讲,当初你父亲哪些优点吸引了我,父亲曾经给了你哪些幸福。要让孩子有勇气接触男人。

  案例2:父亲拒绝母亲与儿子见面

  现状:男孩对男性性别认同存在障碍

  父母离异后,男孩子随父亲生活,爸爸不让他见妈妈,妈妈只能偷偷摸摸到学校来。在和爸爸生活的过程中,爸爸经常会喝酒回家,吐得到处都是,都是儿子收拾。因此,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不好。青春期开始,男孩就觉得男人太龌龊。从初中开始喜欢女性的打扮,穿裙子,和男孩子约会,现在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女孩子。

  心理老师:我们知道,父亲带儿子过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在感情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更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母亲。

  学校老师:夫妻离异之后,男性不要再给母亲带来伤害,儿子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分离出来的,儿子对母亲的感情和对父亲就是不同,如果继续伤害母亲,会让儿子容易对父亲有怨恨。

  案例3:母亲从小就让儿子争气

  现状:儿子无法处理好婚姻中的丈夫角色

  男孩子十岁时,父母分开,他随妈妈生活,妈妈经常在他耳边叨念:“你一定要有出息,一定要给妈妈争口气。”男孩在家庭中过早地承担着男人的角色,没有童年、少年,直接到成年。进入婚姻生活后,他希望妻子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妻子无法理解。

  心理老师:妈妈要注意,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大人,不要让孩子快速成长,大男人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放在小男人身上。

  学校老师:当孩子有大男人的行为时,比如晚上检查煤气、门窗是否关好时,母亲不要格外地夸奖。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妈妈也可以做。

  案例4:奶奶、姑姑把母亲过失硬扯到女孩身上

  现状:从小学开始交男朋友离不开男生

  女孩八岁时父母分开了,她和父亲生活。女孩更多的是接触爸爸这方面的亲人。奶奶和姑姑经常把母亲的过错推到女孩身上,稍微做不好,她们就会说:“你和你妈妈一样懒。”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女孩便和男孩子交朋友,现在高中了,身边从没有断过男朋友。

  心理老师:爸爸应允许母亲多接触孩子,有些青春期方面的问题,谈论时要客观。

  学校老师:这个女孩离开妈妈之后变得很迷茫,她需要周围的男生来对她进行肯定。父母离异后,也要给女儿找到女性的榜样,告诉她,什么样才是好女孩,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好女孩。

  一项调查:86%单亲孩子有心理障碍

  《吉林省公民心理和谐现状调查》是吉林省社科基金的规划课题之一,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负责此项工作,对79名单亲家庭子女做了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调查的结果发现,68个孩子在情绪、学习能力、人际关系、适应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占了调查人数的86%。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常大起大落,恐惧,焦虑,忧郁,悲伤,情感脆弱,过度敏感,多愁善感,固执,好走极端,有时过分冲动,不考虑后果。

  性格上孤独冷漠,早熟,对人戒备心重,防范意识强,甚至有抵触和敌视心态。人际交往上不合群,不喜欢与人交往,有意疏远别人。经常自卑自责,消极地看待自己,害怕困难,不做任何努力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的目标。

  专家指导:离异家长该怎样做?

  离婚怎么样才能给孩子带来最少的伤害呢?学校老师和心理老师各自提出了建议。

  学校老师:在离婚之前,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参与到这场挫折中的,不是旁观者,即使两三岁的孩子也知道危险来了,家长要意识到孩子的恐惧。孩子看着父母吵架,会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父母的原因。”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控制冲突。

  心理老师:离异之前,要给孩子一定的适应期,逐步地离开家庭,让孩子习惯。对于离异后的单亲家庭来说,没有怨责是给孩子的一服良药,在孩子面前要控制情绪。如果再婚,不是对方接纳孩子就够了,而是孩子能够接纳对方,接纳这个新组成的家庭。此外,长辈不要参与子女离婚事情,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任何一方。

分享到: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两类电视节目最适合儿童观看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