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最近很为女儿口吃的问题发愁。“我女儿本来不这样的,是她幼儿园有个要好的小朋友天生口吃,结果我女儿说话也渐渐变成这个样子了。” 刘女士说,她试图限制女儿跟那个小朋友接触,但做起来很有难度。
学龄前的孩子正处于好奇阶段,往往通过模仿来尝试新事物。有的家长对此会十分紧张,希望靠不断提醒、制止,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也有的家长认为,时间久了问题自然会消失,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除模仿口吃外,生活中,孩子还常模仿他人眨眼睛、吸鼻子、清嗓子、耸肩膀等,这统称为抽动障碍。对待这种问题,家长正确的态度是:首先要带孩子去看专科医生,比如眨眼睛的就去看眼科医生,吸鼻子的就去看耳鼻喉科医生。把局部的问题排除之后,家长就要审视心理因素了。平时要给孩子减压,不要过分提醒、指责。
另外,最好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这个情况,请老师也进行配合。抽动障碍的病程,短则几周,长则两三年,家长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给孩子坚定的心理支持。
相比之下,口吃的治疗更复杂一些。家长不要直接责骂孩子,而是提示“说话能不能慢一点,我好听得清楚”等。让孩子放慢语速、讲话平静、不急躁,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模仿来的病,大部分都有心理原因,因此家长要从心理方面下功夫。如眨眼睛的问题,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开点保健性质的眼药水,让孩子以为“点了药水,问题就会消失了”,其实是让孩子心理得到安慰而使病症消除。
这样开发宝宝音乐智能 上一篇 | 下一篇 DHA可改善儿童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