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中国公共卫生十大新闻热点之一的“质疑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事件后,最近又出现“双酚a塑料奶瓶或诱发儿童性早熟”等相关新闻,儿童性早熟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南昌疾控中心公共监测科科长章英表示,在儿童青春发育的阶段,很多家长都说不出孩子开始性发育的具体时间,家长往往缺乏判别能力,过度忽略了其发育过程,结果导致孩子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了各种生理、心理问题。
章英介绍说,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外生殖器发育,身高、体重等迅速增长,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大约为0.6%,其中女性多于男性。
章英称,目前我国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在 1/5000至1/1万,而且还有持续升高、低龄化的趋势。为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010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95号),并明确规定,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性早熟儿童虽性征发育提前,对孩子最大的危害是缩短了‘长个头’的发育时期,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章英表示,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心理障碍,会有自卑、自闭心理,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者甚至影响读书学习。
章英建议,工商、药监等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在食物中添加激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家长们应多注意观察自已的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并多与同龄的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有不能释疑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查资料,多向专家咨询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儿童性教育从防性伤害开始 上一篇 | 下一篇 性教育,不是性器官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