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题 > 精彩专题 > 抗癌专题
世卫新研究:手机致癌嫌疑大
发布时间:2012-02-07 04:23     来源:君健网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物”,称其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这也是世卫组织首次为手机辐射定性。一时间,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关于手机辐射,多年来一直纷争不断,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其“致癌可能性”?它对人体还存在哪些潜在风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认为,大家对此不必杯弓蛇影,但现代人应学会“控手机”,而非成为“手机控”。

  手机致脑瘤?暂无确凿证据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评估报告称,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无线电频率电磁场有可能是一些人患癌症的原因,而这种电磁场可能增加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虽然目前为止,手机致癌还只停留在“可能”层面上,但世界卫生组织做出这样的裁定,说明手机和癌症确实存在某种联系。“这一划分和发现手机对健康的潜在后果,对长期的研究非常重要。”主管克利斯朵夫·瓦尔德如此说。

  “经常使用手机的市民不必惊慌,因为看懂评估报告很重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忠平主任介绍,所谓“可能致癌物”,更多是排除了手机绝对“清白”的可能性,给予手机用户必要的安全提醒,而非一口咬死,认定打手机多了就会致癌。之前曾有报告指出,手机使用过频或使得人体增加患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脑部肿瘤的可能,但事实是,目前这三类脑部肿瘤的致病因素都还没有完全明确。目前所有的结论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最后定论。“不过如果‘致癌可能性’的重点是落在‘可能性’上,这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他说,毕竟没有足够证据可以把手机从疑凶堆里“摘出来”。

  手机辐射,确会干扰脑电流

  陈忠平主任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对人脑存在影响是很可能的。“人脑本身有属于自己的脑电流,而手机在贴近耳朵使用时,所产生的外加电磁场或对人的脑电流产生干扰和影响。”他说。

  据了解,瑞士科学最新研究表明,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的脑电流的确有干扰,这一效应在使用者睡眠期间尤其显著。在半个小时的试验期间,研究人员不断开、关手机类似电磁场,同时观察睡眠状态中受试者的脑电流。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脑电流频谱在几分钟内就发生了明显变化。

  作为神经外科专家,也曾撰写过手机与肿瘤相关的论文,但我自己就每天都在拿手机打电话,平常心看待手机就好了。

  听力:长时间接听易造成突发性受损

  “相较其他人体损害或还只是停留在模糊的‘可能性’层面而言,手机对听力的损害算是较为确凿的,其实不仅仅是手机,座机接听久了一样可能带来伤害。”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董玉礼教授如此介绍。

  人体的内耳有18000个听觉细胞,这是一种感受听觉的、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容易受噪声影响,一旦受损,不能再生。“要保护好听力,就应远离噪声的威胁,同时还应避免过长时间或是频繁反复接听电话。建议通话时长应有所控制,手机不必紧贴耳朵,音量也别太大。”他说。

  儿童行为障碍:“手机控”不愿和人交流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项对1.3万多名儿童的研究发现,孕妇每天使用手机频繁者,可能使出生的孩子在学龄前出现多动以及行为、情绪障碍。如果儿童7岁前习惯长时间使用手机,出现上述障碍的几率将更高。

  专家指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3C产品正被越来越多幼儿所喜爱和掌握,但也容易形成对物体的过度依赖,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疏离,对孩子性格养成并非好事,所以玩手机应适可而止。

  老年痴呆:是好是坏交付时间观察

  “手机威胁说”还覆盖到了老年领域。有研究指出:频繁或过久使用手机,会使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上升。

  陈忠平主任的看法较为中性温和:“手机普遍使用才短短二三十年,这时候就去定义其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未免为时过早,是好是坏还应交付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 

分享到:

我学者发现乳腺癌侵袭转移新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各国出招预防癌症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