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现象
发布时间:2012-09-25      来源: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孕妇在怀孕初期胎儿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心脏局部结构受损的病理现象。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威胁新生婴幼儿生命健康的严重杀手,确切致病起因还不是十分明确,治疗的关键是要清楚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现象,做好预防工作以及趁早接受治疗。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孕期,特殊是怀孕前3个月受到病毒感染。主要致病病毒为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2.孕妇不慎食用了被化学品污染的水、食品,孕妇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3.孕妇得了糖尿病。

  4.孕妇接受了过量的放射性物质辐射。

  5.妊娠早期应服用了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6.大龄孕妇,特殊是年龄接近绝经期的孕妇所孕胎儿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7.约10%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作趋势,可因遗传基因、染色体畸变引起,如马凡综合征、21-3体综合征(综合征)等。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病人口唇、指趾甲青紫,手指、足趾如鼓槌状(杵状),哭闹后青紫加重,可能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2.婴儿出生后即发生青紫,往往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大动脉错位等。

  3.如果出生几个月后发生青紫,可能是法洛氏四联症。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易被家长发现,严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常因严重缺氧发作而忽然死亡。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很多缺损很小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对心肺功能影响轻,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剧烈活动也不喘,易被家长忽视,常在体检或看其他疾病时因心脏杂音而被发现。

  有些重症病人,会影响心肺功能,现象为吃奶时气促、出汗、口周发紫、消瘦、滋长发育滞后。有些病人在一年内多次患肺炎,引起反复住院治疗。这类病人往往合并肺动脉高压症,如不及时明诊断察,及早手术,将会形成不可逆性的肺高压,从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分享到:

先天性心脏病的起因现象及诊断  上一篇 | 下一篇  AB型血心脏病风险高

 
提交评论
图文新闻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