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脏病史慎服止痛药:风险大增
发布时间:2012-09-25      来源:
  丹麦一项新研究显示,曾有心脏病发作史的人如果经常服用止痛药,那么他们再次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的风险将更高。

  研究人员指出,常见的这类止痛药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非处方药,如布洛芬(艾德维尔,摩特灵)和甲氧萘丙酸(萘普生),以及处方药如西乐葆(塞来昔布)。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有心脏病发作史的病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安全窗”可言,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时必须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要向临床的医务工作者们传达这个最新的发现,提醒他们就算是在心脏病发作几年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而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仍然存在。

  研究报告发表在9月10日出版的《循环》杂志上。

  研究中采集了自1997年到2009年间约十万个曾有心脏病发作史的病人数据。研究人员发现,44%病人的处方中都至少有一个非甾体类抗炎药。

  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服用过止痛药的病人相比,服药的病人心脏病发作1年后的死亡率要高59%;而他们5年内再次心脏病发的风险要高63%。

  不仅如此,1年后再次心脏病发致死亡的病人增长了30%;5年后这个数据则增加到41%。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个实验结果与病人性别、年龄、收入甚至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或服用其它药物都无关。

  但由于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所以它不能直接证明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导致死亡和心脏病发作的原因,只能证明它们是有相互影响的。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指出:这类药物应该限制使用,并且是否应该将这类药物在药房出售也应该经过重新审议。

  美国心脏协会发言人Gregg Fonarow博士对这项发现表示赞同:“有心脏病发作史(或心衰史)的病人即使短期使用这类止痛药物都会有很大风险。”

  早在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就已经对有心脏病发作史的病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提出警告。

  Fonarow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是再次提出重视这一事实的重要性。“有心脏病史的病人在服用止痛药时,应该详细咨询他们的医生。”他还强调,心脏病发作后患者通常会规定服用阿司匹林,它也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是,“这些发现并不适用于阿司匹林,它是心脏病发作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性治疗措施。”
分享到:

AB型血心脏病风险高  上一篇 | 下一篇  绝不吓你!这些可都是女人心脏病危...

 
提交评论
图文新闻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