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做好自我防护
发布时间:2010-12-01      来源:

调查发现,近些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在继续上升,同时,艾滋病的发病人群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艾滋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避免艾滋病毒的感染呢?

1、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熟悉它的传染方式和预防措施。

2、注意性卫生和性安全。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避免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肛交或口交等。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

3、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刀等。

4、拒绝任何形式的吸毒,更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吸毒者为了追求毒品的迷幻境界,往往有性乱交、性滥交,常常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

5、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血制品,依法无偿献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如必须输血和血制品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6、医疗或美容时(如注射、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要使用一次性或消毒合格的器械。

7、涉外人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还需做好出入国境的艾滋病检测。与外国人通婚,需了解对方艾滋病检测情况。

8、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如果怀疑自己患性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机构检查和治疗。

相关链接>>>

艾滋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艾滋病从初始感染病毒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左右,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无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艾滋病期 分为艾滋病病毒相关症状和各系统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各系统则易出现感染及恶性肿瘤,症状不一。

分享到:

"裸爱"让大学生成艾滋易感人群  上一篇 | 下一篇  联合国发布《儿童与艾滋病问题》报...

 
提交评论
图文新闻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