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脑溢血
颅内血部位及范围不同产生的特殊定位性临床症状
发布时间:2009-09-11      来源:

    由于出血部位及范围不同可产生一些特殊定位性临床症状:

    1 壳核-内囊出血:临床最常见,约占脑出血的60%。脑出血好发在壳核是因为与豆纹动脉的外侧支易于破裂有关。因该支动脉最易破裂,又称之为出血动脉。豆纹动脉外侧支共3~6条,自大脑中动脉发出,与大脑中动脉呈150°角发出,而大脑中动脉又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相距很近,故其管腔内压与颈内动脉的管腔内压相近,血流量也大,豆纹动脉分支处环状狭窄,在血压高时,该处承受压力较大,动脉硬化性改变亦较它处显著,故血压高时易于破裂。一般将壳核-内囊出血分为壳核外侧型(即外囊出血)和壳核内侧型(即内囊出血),壳核-内囊出血除具有脑出血的一般症状外,病灶对侧常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等“三偏综合征”。临床上由于出血所累及的范围不同,“三偏”可不完全,最常见的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外侧型多无意识障碍,轻度偏瘫,预后较好;内侧型以血肿的量和发展的方向,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对侧中枢性面瘫及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呈“凝视病灶”。优势半球病变可有失语。如血肿破入脑室,或影响脑脊液循环时昏迷加深、偏瘫完全、头痛、呕吐、瞳孔不等大、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

    2 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20%~25%,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史。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或丘脑穿动脉破裂出血,前者常为丘脑外侧核出血,后者常为丘脑内侧核出血。丘脑出血的血肿部位很深,位于基底节和内囊的内侧,故又称为内侧型出血。丘脑出血几乎都有眼球运动障碍,如下视麻痹、瞳孔缩小等。小量出血局限丘脑或对内囊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以偏身感觉障碍为主,无意识障碍或有轻微意识障碍, 可有轻偏瘫、不自主运动,预后良好。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多数经第三脑室侧壁或侧脑室的下壁进入脑室。临床表现有明显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对侧肢体完全性瘫痪,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丘脑内侧或下部出血,出现双眼内收下视鼻尖,上视障碍,这是丘脑出血的典型体征。如出血少量破入脑室者,临床症状可出现缓解,大量出血破入脑室或造成梗阻性脑室扩张者使病情加重,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中枢性高热、四肢强直性抽搐以及脑-内脏综合征,甚至脑疝的表现。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可为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有的病例缄默不语,语言错乱,句法错误,重复语言或阅读错误等;偏身感觉障碍常较运动障碍为重,深感觉障碍比浅感觉障碍为重。出血后很快出现昏迷者提示出血严重,所以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常呈多样性。

    3 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白质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3%~18%,是指发生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等部位的出血,是皮层下动脉破裂所致,原因多为脑动脉淀粉样变性所致,。绝大多数呈急性起病,多先有头痛、呕吐或抽搐,甚至尿失禁等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少而轻;偏瘫较基底节出血少见,而且较轻,有昏迷者多为大量出血压迫脑干所致。受累脑叶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缺损症状,颞顶叶出血可有同向偏盲、偏瘫、失语;额叶出血可有智力障碍、尿失禁等;枕叶出血则可有一过性黑朦等。

    4 小脑出血:约占10%,好发于一侧小脑半球齿状核部位,多见于小脑上动脉的分支破裂出血,临床上可分为小脑半球和蚓部出血。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枕部头痛、眩晕、呕吐、肢体或躯干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等,当出血量较大椎体束受压迫时,可出现肢体瘫痪,当血肿影响到脑干和脑脊液循环通路,出现脑干受压和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表现为双瞳孔缩小、眼球分离、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及脑神经损害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强迫头位、颈强直等。小而局限的出血,多无意识障碍,只有CT检查方可确诊;重者短时间内迅速昏迷,发生小脑扁桃体疝等致突然死亡。也有部分患者呈现出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昏迷和脑干受压的体征,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多在48小时内死亡。

    5 原发性脑干出血:90%以上的高血压所致的原发性脑干出血发生在脑桥,少数发生在中脑。脑干出血一直被认为是发病急骤,死亡率很高,预后很差的疾病。中脑出血:侵犯一侧大脑脚则同侧眼球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瘫痪(Weber综合征)。脑桥出血:症状取决于出血灶的部位和大小,常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头晕或眩晕,一侧或双侧肢体乏力,偏身或半侧面部麻木;大量出血常迅速出现深昏迷,瞳孔明显缩小呈针尖样,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瘫痪,双侧锥体束体征阳性,高热,呼吸不规则,血压不稳;头眼和前庭反射消失,部分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进行性恶化,多在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者,可有核间型眼球运动麻痹、外展麻痹、面神经麻痹、偏瘫、交叉性麻痹或四肢瘫、双下肢瘫等。延髓出血:一经出现即迅速死亡。

    6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和脑室壁的血管,以及室管膜下1.5厘米以内的脑室旁区的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血液成分刺激引起的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循环梗阻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上见到的脑室出血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除了具有上述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特征外,还同时伴有原发性出血灶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因此,轻者仅有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无局灶性神经损害症状;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瞳孔缩小或大小不定,双侧病理反射阳性等。血凝块堵塞室间孔、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侧孔者,可因急性脑积水而致颅内压急剧增高,迅速发生脑疝而死亡。

分享到: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血管畸形可致青少年脑出血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