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所
“急”爸妈和身边的“慢”孩子
发布时间:2013-05-23 09:22     来源:君健网

    咨询室的电话铃响起来了,当我拿起听筒时,就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急切的声音:“陈老师,请你帮我解决解决孩子的问题吧?”没等我问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妈妈接着就说:“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慢慢吞吞地,不催不动,这才上四年级,作业总是做到十一二点,这可怎么办呀?到了初中那么多作业,孩子不疯,我都急疯了!”我心里一颤,又是一个急躁的父母和拖拉的孩子!在电话里安抚了妈妈后,我建议她带孩子来咨询室谈谈。妈妈同意了。

    我想起另外一个“急妈妈”和“慢孩子”的情况,这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刚学会系鞋带、整书包,因为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等着孩子慢慢收拾,生活上的事一直都是由妈妈包办,结果是孩子动手能力非常差;更令人痛心的是,父母觉得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很重视学习,可孩子学习非常好,却没有同龄的孩子愿意跟她交朋友,因为他们总嘲笑她是“洋娃娃”,“洋娃娃”在大人眼里是可爱的,但在同学眼里则是幼稚、好笑。

    还有一位爸爸总是抱怨自己的儿子拖拖拉拉,孩子说:“我早做完作业,也没什么事做,爸爸妈妈不让我看电视、不让上网,他们要是看我没事做了,准保又得让我看这书看那书。”我问孩子是不是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孩子点点头,说“我爸喜欢围棋,让我学围棋,我爸要我做完作业跟他一块散步,也不是不喜欢,只是不是很喜欢,我们同学就不像我这样……我爸嘴上说对我没什么要求,其实可高了”。当我把孩子真实的想法告诉爸爸时,爸爸惊讶了很久,说:“不可能呀,我们一起下棋,他很开心的,我从没有强迫他呀,都是问他想不想出去散步,他说想去才去的。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真心话呢?”    

    是呀,为什么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呢?这个孩子又是因为什么“慢”呢? 

    妈妈带着孩子如约而至。我一边听妈妈历数孩子拖拉的“罪证”,一边观察着孩子;接着我询问了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是否有阅读障碍或者注意力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当我对孩子完成评估后,认识到孩子的“拖拉”只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我和妈妈商定了咨询方案。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发现了孩子“慢”的原因。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妈不信任我,我做什么事她都在旁边看着,她觉得我这个方法不简便了、那个不对了,总是我不对!”“我做作业的时候,想把门关上,可妈妈不让,就坐在我旁边看着,我也不知道为啥,她坐在这儿我总是走神”;“我妈一催我,我越急越写不出来,要是我妈别催我,别盯着我,我会好点,但我妈不相信,说‘催着你还这么慢,不催你都不写’”。 

    当我掌握了孩子拖拉的原因后,开始跟孩子的妈妈沟通,希望能够通过妈妈的改变影响孩子。最后一次咨询时,孩子的妈妈这样说:“我也是搞教育的,明白孩子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但没有想到影响是这样产生的;我总习惯按老师的方式要求孩子、督促孩子,忘了在家里我是妈妈不是老师,我总是催孩子快点,希望孩子更好,没想到适得其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咨询室里,妈妈诚恳地对儿子说:“妈妈知道你很聪明,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行,妈妈相信你,儿子!妈妈以前对你态度不好,总冲你发脾气,以后我会调整的……”也许是儿子不想让妈妈太难过,没等妈妈说完,急忙安慰妈妈说:“没事,妈妈,我知道你为我好,我也会改的!”妈妈搂过孩子,泪水在脸上流淌……    

    通过这两个“慢孩子”的案例,可以看出孩子“慢”的原因各有不同,而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最关键的;另一方面,不同的“慢”孩子身边都有一个“急”父母,他们“急躁”不仅是因为孩子慢、拖拉,可能跟自己的性格有关,跟教育孩子的观念有关,或者跟父母自己的生活状态有关。所以,只有父母真正意识到这些以后,才能和孩子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培养出父母希望的孩子。

分享到:

车祸日成男子“噩梦日”  上一篇 | 下一篇  长大后,我要吃够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