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自语”并非都是病
发布时间:2013-07-18 11:43     来源:君健网

    珊儿今年13岁,是个留守生,从小便由爷爷奶奶带在身边。在爷爷眼中,她乖巧听话,勤劳好学,就是孤僻、不爱说话。近来,爷爷无意中发现,孙女有时独自在房间里自言自语,从旁观察并无其他异常,询问老师、同学也说一切如常。问她为何自语,她回答为 “说着玩儿”。爷爷放心不下转而向心理医生求助。

    在精神医学里,“自言自语”属于精神症状——一个人自话自说,不顾忌他人,问之却不承认,就是有“病”了。由此“自语”与“病”产生了联结,使人不敢“自语”,也使有“自语”习惯者压力增大。

    其实,“自语”是个体内部语言的外化。人自从呀呀学语开始,语言便被作为与其他人打交道的工具——无论是在内心还是在外部。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大约在3岁时开始使用语言来处理内在的事情,那时母亲被卷入内部对话中。从那时起,儿童与母亲的互动越来越多地采取“内部对话”形式。随着儿童人际关系世界的继续扩展,儿童的内部对话不再仅限于与母亲进行,而是包括了与所有其他人的对话。当儿童对着空气说话时,他人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儿童内在世界对话的外部语言表现而已。

    在大多数的社会情景中,“自言自语”是令人不悦的,甚至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表现。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部对话日益被限制,内在世界的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到完全消失。但内部对话作为生命早期阶段的无害残留,会在成年后的某些时候“退行”出来。如果成年后的“自语”者能够觉察并承认“自语”,则此“自语”属于正常的幼稚行为。如果这种“自语”已经成了习惯,则表明个体的心理发展不完善,人际退缩,属于发展中的问题,但并非有“病”。对习惯性“自语”者,加强人际沟通训练,消融“自卑情结”,提升自信心,引导其将注意力从内部转向外部,“自语”行为自会慢慢减少。

    此案例中的珊儿,承认“自语”且无其他异常,故其“自语”可能是一种情绪表达,或是一种消遣,并非“病症”。因为珊儿自小缺乏“母爱”呵护,自信心不足,加上隔代养育导致语言沟通环境受限,使语言转换发展受阻,故而内部语言丰富,使之在安全的私密环境里容易外化出声来。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自语”也可成为一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手段。只要运用得法,“自语”可以释放情绪(如高兴时独自吟诗,生气时对空骂人,事情做糗了喊一声等),加深记忆(如念叨出需要记住的想法、说出电话号码等)。当然,运用“自语”时,一定要选择私密的环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分享到:

遇上不幸 学会心理自救  上一篇 | 下一篇  “宅”,让心理退化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