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面对高考 心态平和自从容
发布时间:2010-06-02 08:58     来源:君健网

    向璀璨:2005年考入中南大学

    放下包袱从容应战 轻装上阵超常发挥

    【典型案例】高三分班的时候,向璀璨选择了理科,尽管她的文科成绩相对较好,但综合老师及父母的建议,她还是选择了理科。

    然而随着模拟考次数的增加,她愈发觉得自己选择理科是一种错误,“很迷茫,甚至觉得自己都能预见第二年的落榜了。”高三第一学期的寒假,利用在家的一个星期,向璀璨冷静仔细地分析了自己的喜好,“我发现我还是最喜欢文科,它们才会给我信心。”于是,在离高考不到4个月的时候,向璀璨决定,“我要转到文科班。”

    备考的日子,每天泡在书堆里的向璀璨会用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一科看不进去,我就先看另一科,太困就去睡觉,不会死撑的。”文科班的班主任也没有给向璀璨太多的压力,偶尔问候一下,给她打打气。模拟考之后向璀璨会及时跟老师一起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让老师了解自己最近的心态。5月8日,她在“高考日记”里写,“现在距离高考还有30天,尽管地理和数学成绩不太好,但我知道,着急只能让一切变得更糟。”

    “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摸底不理想的时候,向璀璨有着自己“阿Q式的心理调节法”,“考不好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考不好也不一定是坏事嘛,老想着上回考试,也没有用啊,要往前看。”向璀璨回忆当年,“有人说我创造了七中的传奇,按我当时的成绩应该是考不上中南大学的,如果要说成功的秘籍,应该是良好的心态吧。”

    【专家点评】向璀璨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改正了过来,并且能正视压力,善于进行心理调节,这是她超常发挥的原因。正像她说的那样,面对高考,不可能没有压力。而她通过心理暗示(阿Q式和摘抄诗句)和行为调节(困了就睡,不强求自己;一科看不下去就换成另一科)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有效的学习。其次,她能够正视自己的弱势学科。面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科,她并没有过高要求,而是接纳现实,保持从容的心态。建议考生在高考前通过内心对话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甚至是超常的水平。

    小龚:长沙某复读学校学生

    “如果今年再考砸,真的没脸见父母”

    【典型案例】高考日益临近,小龚制定了一堆学习计划,却发现根本完不成。白天看书、上课常走神。半夜里,他总是睁着眼睛在心里念叨“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完了。”折腾两三个小时才能睡一会。

    爸妈每周末都会来学校看他,但小龚的内心却害怕他们来,担心让他们失望。听着小龚睡不好、吃不下,爸爸就会不经意叹口气:“去年太可惜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行。努力吧!”一听到父母及亲人唠叨复读的事,小龚都会憋出一股火。因为,现在连他自己也怀疑,选择复读到底对不对,他不敢想今年高考会再失败。

    小龚的心里充满了焦虑:“去年高三时我每次考试成绩几乎都排在全班前5名,学校老师都说我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由于考试紧张,在考场突然‘发蒙’,结果分数仅达到二本线。我很难过,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很失望。他们希望我再复读一年,但我自己信心不足。不过,后来我还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复读。今年高考快到了,我突然变得不自信起来。因为我是复读生,如果今年再考砸,就没脸见父母,也太对不起老师了。”

    [案例分析]不少复读生和小龚一样,把高考看得太重,千方百计地去强迫自己加倍努力,以确保考试成功。此外,由于去年高考失利的阴影犹在,他们比应届生多付出一年的光阴,压力比应届生更大,心理健康呈现出不良倾向。如果老师家长不注重“疗养”他们的情绪,那么考生高考备考的竞技状态就难以达到理想水平,或许会再次跌入人生低谷。

    复读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复读生的心态。因此,复读生要从去年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把心态调节好,今年一定比去年考得好。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个十六字诀帮助复读生调节心态: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对健康无益的六种心态  上一篇 | 下一篇  “富士康”跳楼事件敲响警钟—— ...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