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要努力履行职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事关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渠道,因此,父母应努力履行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条件的应尽量携带子女到务工地附近学校入学,没条件的应慎重稳妥地选好委托监护人,做到经常与委托监护人及留守孩子联系,多渠道多方式地对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状况加以关心和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证对孩子委托监护的到位。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留守孩子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力求配合好学校教育。必要时应可能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外出务工的种种正面经历作为教育媒介,激励孩子要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拼搏向上。
学校要强化教育
学校教育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为此,学校应该做到:
(1)学校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把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重要内容增加到学生档案里。通过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和沟通,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2)学校还应加强留守儿童生活技能的教育培养,包括相关的安全、生活常识、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知识,真正做到在抓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密切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有条件的学校应增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共同对孩子们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用爱心去感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失去了亲情的温暖,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心。教师对留守儿童的爱应如绵绵春雨。在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懒惰时给予鞭策,出错时给予点拨,成功时给予喝彩,激起他们扬帆起航的斗志。用真诚的爱去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轻松愉快地成长和学习。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网络,才能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如何善待留守学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留守儿童几大心理问题